原標題:央視《焦點訪談》關注 海口警方破獲“亞歐幣”傳銷案
4萬多人參與,涉案資金40多億元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海口警方破獲“亞歐幣”傳銷案。(央視截圖)
18日晚間,央視新聞頻道《焦點訪談》節目關注海南海口破獲的一起傳銷案。與以往不同,這起傳銷案打的旗號是最近頗為火熱的虛擬數字貨幣。犯罪嫌疑人口中的“數字貨幣”叫做“亞歐幣”。他們聲稱,只要花五毛錢買入,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漲到五倍。也就是說,投入100萬可以漲到500多萬。同時吹噓說,這種“亞歐幣”可以在很多地方流通,而且介紹其他人一起來投,可以獲得返利,說法誘人。
記者?陳昌波
“亞歐幣”只漲不跌系有人操控
犯罪嫌疑人、“亞歐幣”傳銷參與者葛某霞說,“亞歐幣”的宣傳中明確表示要打造成中國虛擬數字貨幣第一品牌,“當時,我們也相信它能做到,畢竟起步只要五毛錢。”犯罪嫌疑人、“亞歐幣”傳銷參與者耿某強也談到,“從去年6月27日到今年4月份,10個月不夠漲了5倍。現在我們做什么夢?我投1000萬,五倍就有5000萬;我投2000萬,五倍不就1個億嗎?按照公司宣傳,‘亞歐幣’是國家首家合法加密的虛擬數字貨幣,由海南跨亞歐公司發行。”
也正如該公司宣傳所言,自啟動以來“亞歐幣”的價格的確是呈現上漲趨勢。海口市公安局民警陳泰介紹,其內盤的漲幅就是每10天到15天這個時間,它會漲5分錢到1毛錢,然后是穩步上升。
用戶購買“亞歐幣”,一般通過指定網站進行,內盤價格只漲不跌,讓人眼紅。而犯罪嫌疑人夏某偉說,“這個是市場部和公司高層定的,趨勢就是緩慢上漲。公司決定內盤漲價漲到多少,然后就設定一下,直接改下就可以。”
原來,所說的只漲不跌是指跨亞歐公司工作人員敲著鍵盤就能實現。犯罪嫌疑人漆某偉是外盤的操盤手,價格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說,“外盤它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自由交易的盤,它不像內盤一樣的,交易平臺是有漲有跌的,只不過我們是想把它控制在按照董事會的目標就是——讓它不要跌下來跌的太快、也不要漲得太快,但最后形成的結果就是慢慢往上走的。比如說,有大面積的客戶拋盤的時候,董事會會發出指令,叫我們適當做一些買入,就是不會讓它下行得那么厲害。”
國家并未批準所謂虛擬數字貨幣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所研究院卞永祖認為,“對于客戶來講,我只能從它那邊買。這個價格的話,我們并不知道怎么定價的。因為我只能從它一家買的話,價格只能他一個人說了算。我們看他們的規則也是不透明的,實際操作上留了非常大的空間在里面。”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表示,它通過操作之后,感覺買的人多形成價格上漲,讓老百姓覺得好像買了亞歐幣之后,就能漲個多少倍,十幾倍、二十倍甚至幾十倍。
虛假的漲勢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也是跨亞歐公司推廣“亞歐幣”的目的。漲歸漲,漲了的金額卻不能及時拿出來。該平臺不需要關聯銀行卡,而是線下轉賬。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批準所謂的虛擬數字貨幣。今年7月,國家有關部委發布通知全面禁止各類貨幣發行融資活動,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
4萬多人參與涉案資金40多億元
警方發現,海南跨亞歐公司以非法虛構的“亞歐幣”為名,通過“拉人頭”的方式發展會員,收繳入門會員費,并按照發展會員的數量、收取資金數額的大小劃分層級和作為返利依據。海口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五大隊副大隊長張為杰談到,審訊發現這些公司都是一些空殼公司、零資產公司。
短短一年,“亞歐幣”吸引了4萬多名參與者,吸收資金40多億元。經警方調查,海南跨亞歐網絡競技有限公司特大網絡傳銷案涉案資金約40多億元,其中約10億元用于會員高額返利,約27億元用于會員提現,剩余3億余元被劉某和夏某榮等非法占有。
“這個公司并沒有產生利潤的方式,收益只能來源于后來投資者的錢。靠后來投資的錢,去支付以前投資者收益。這實際就是一種龐氏騙局,且是不可持續的一種模式。”卞永祖說。
?
?
相關鏈接:
云南紅河一男子鬧市擺攤賣毒蛇 被警方查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