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永華
軍訓結束后,昨天開始,清華大學2017級新生又迎來新一輪考驗:游泳測試。今年初,清華重啟90多年前的老校規“不會游泳不能畢業”(身體等特殊情況除外),因此新生入學后都要參加游泳測試。昨天,445名同學參加了首場測試,因為都是自愿報名,合格率高達91.5%。但據清華體育部問卷調查,全體新生不會游泳的約占半數。(9月18日《北京青年報》)
游泳,對于我們這些出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準老人”來說,幾乎就不是個事,小時候,無論在農村還是一般的城市,每到夏天,凡是有水的溝塘湖泊,基本都能看到三五成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在水中嬉戲玩耍,赤裸的上身被太陽曬的黑不溜秋,那時候,經濟條件差,家庭子女多,每個孩子既不像現在這樣“金貴”,也大多都是“散養”,自然而然的也就學會了游泳。
如果誰家的小孩是“旱鴨子”,反而會被小伙伴冷落,為了能夠在水中和同學伙伴們打成一片,無論男孩女孩,多多少少都會幾下“狗刨”,別小看這點本領不起眼,關鍵時候往往會救命,而不爭的事實是,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溝塘湖泊都不設防,但孩子溺亡的悲劇卻比現在少的許多。
如今,孩子“身嬌肉貴”,即便是在很多農村,家長往往也不再讓孩子輕易下水嬉戲玩耍,而城市里能夠放心游泳的水塘溝渠更是稀少,孩子能夠在水中暢玩的地方無非就是經營性游泳池,但這樣的場所,既不可能每天想去就去,也很難完全釋放孩子的天性,可以武斷的說,除了極少一部分孩子經專業教練指導學會游泳之外,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是“旱鴨子”。
社會越是文明進步,現代科技產品的普及使用率越高,在遭遇某些突發性災難時,個人依靠自身原始體能規避災難風險的力量越弱。實際上,爬樹和游泳是我們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技能,更是在遭遇突發自然災害或某種風險時獲得逃生的不可或缺。同時他也是強體健身的一種有效鍛煉方式。90年前,清華大學將游泳作為“必修課”并將“不會游泳不能畢業”作為“校規”,不僅在當時那個年代體現出清華的治學理念,即便是在今天看來,任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游泳,既可強身健體,是所有體育鍛煉中最具健康身心作用的優秀項目之一,關鍵時刻不僅可以救己還可以拯救他人。人的一生中,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可能不遇到某些突發性自然災難或某些事故風險,在突遇水困或發現有溺水者需要緊急脫險和救援時,最原始的游泳技能往往比任何智商更實用,也更能讓自己或他人化險為夷,而清華大學重啟老校規,重申“不會游泳不能畢業”,實際上既是尊重傳統,更體現出對莘莘學子未來的一種負責任態度。
曾有媒體報道,蘇州一所高校將“爬樹”作為學生的選修課,實際上他與清華重啟老校規具有相同意義,盡管我們都不希望學會游泳和爬樹能夠在現實中派上用場,但既能強身鍛煉又能在關鍵時刻防患于未然,尤其對于年輕大學生而言,著實非常必要。
在筆者看來,不只是清華需要重啟“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老校規,大中小學都應當將游泳、爬樹等具有野外生存技能又兼具強身健體功效的體育項目納入正常的教學,多一種逃生技能在關鍵時刻就多一分安全保障,尤其是游泳,更應當成為中小學體育課的必選項,如果中小學校園里不再有“旱鴨子”,甚至僅會幾下“狗刨”,每年暑假期間的溺亡悲劇,必然也會大幅減少,實際上這比在水邊樹立“警示牌”甚至圍柵欄防范更有實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