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9月22日電(記者白涌泉)“以理財名義吸收他人存款,承諾按照存款期限不同返還高額利息。”這是喜歡鉆空子的不法分子慣用的詐騙手段。近日,大連公安破獲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此案涉及金額400余萬元。
2017年8月中旬,大連旅順公安分局在工作中發現,轄區某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情況下,通過口口相傳、發送傳單、召開推介會的方式,并承諾一定按照存款期限還本付息,面向社會不特定群體進行投資理財宣傳,該公司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嫌疑。
經警方調查后發現,自2017年3月起,轄區居民劉某在沒有獲得相關部門批準下,把自己公司經營的存款產品包裝成所謂的理財產品,對外以某公司名義,宣稱經營的是P2P業務,向社會不特定群體吸收存款,并欺騙老百姓稱該公司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對外出借給借款人,謊稱借款人有車輛作抵押來保證老百姓資金安全,承諾按照存款期限不同返還7%-13%的高額利息。
據犯罪嫌疑人劉某交代,自2017年3月起,自己以某公司的名義對社會不特定群體吸收存款400余萬元,并通過POS機刷卡的形式存入某公司在上海的備付金賬戶中,之后劉某又以商戶提現的形式將資金轉入其個人賬戶中,只將其中少部分資金用于出借,而且借款人所謂的抵押物也只是幌子,其他大部分資金在其個人賬戶中形成資金池。
警方表示,市民需對“高額回報”的投資保持警惕,要審驗理財公司的資質,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加強自我防護意識,以防被騙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目前,因涉嫌詐騙,犯罪嫌疑人劉某已經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
?
?
?
相關鏈接:
海口試點生活濕垃圾無害化處理 爛菜葉爛瓜果變沼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