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任后,政府內部人士頻頻向媒體“泄密”,令白宮頗為撓頭。為此,聯邦政府下令所有行政部門開展“保密教育”。尷尬的是,環境保護署本周進行保密教育的課程內容又“流出”了。
美聯社21日報道,這次課程,培訓教材只有3頁,時長卻達數小時。材料中提到,即便非機密信息遭到泄露,國家安全也會遭受嚴重后果。
課程強調,除機密信息外,工作人員不得“未經授權”披露“受管控的非機密信息”。按照培訓教材的說法,一些敵對國家正“全力搜集情報”,危害美國利益。
環保署承擔國土安全和應急反應等任務,工作中需要接收或處理機密材料的情況不多。但環保署同一些經常處理機密信息的聯邦機構或承包商聯絡密切。
保密教育材料中還列舉了以前的泄密案例,泄密方式五花八門,如間諜活動、黑客入侵、向媒體曝料。
一個案例是上世紀80年代中央情報局負責反情報偵察的官員奧爾德里奇·埃姆斯給蘇聯充當間諜。另一個案例是1972年專欄作家杰克·安德森在《華盛頓郵報》上披露美國政府對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成員的竊聽。
美國政府機構的泄密案件層出不窮,特朗普上任后也一直苦惱于一些白宮內部機密談話不斷被“知情者”透露給媒體,包括他與外國領導人、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詹姆斯·科米等人的交談。為此,特朗普陷入“通俄門”,還折損多名親信大將。
司法部長杰夫·塞申斯8月指出,自今年1月起,司法部調查的泄密案件數量比上屆政府末期的數量多兩倍,司法部將加大對泄密者打擊力度。有消息稱,塞申斯還考慮動用測謊儀排查“內鬼”。(王逸君)【新華社微特稿】
?
相關鏈接:
特朗普:已決定美是否退出伊核協議?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