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府兜了底 致富靠自己”
——海口貧困戶老符脫貧記
老符在自家蓮霧地里,除去套種毛薯中的雜草。 本報記者 曹馬志 攝
走出農家小院,不遠處是老符家種的8畝蓮霧,滿眼綠色,長勢喜人。“種的是黑金剛,地里還套種了毛薯。”現在儼然是技術達人的老符說,政府兜了底,他沒啥后顧之憂,不僅要脫貧,還要學好本領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老符叫符圣明,今年53歲,是海口三江鎮上云村委會厚大村的一名貧困戶。一家四口人,擠在16平方米的老舊瓦房里,靠家里的幾畝地和到附近打零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自兩個女兒升入高中后,每年上萬元的費用成為重負。
因人施策,靶向扶貧。海口統籌采用產業設施幫扶、教育幫扶、醫療救助幫扶、培訓轉移就業、社會兜底保障等,多措并舉強化“造血式”扶貧,注重扶貧先扶智,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發展果蔬種植產業,借助扶貧電視夜校平臺,聘請農技專家開展瓜菜、香蕉、蓮霧種植技術培訓。以老符家為例,政府幫助解決兩個女兒的過萬元上學費用,新農合補貼600元,愛心企業提供60900元支持危房改造等。
“這個月,就要搬新家了。”22日,指著一棟灰白相間的瓊北民居,老符開心地說,新房子共70平方米,里面有3間臥室和一個專門的衛生間,現已裝修好,寬敞明亮。為了建好新房,老符主動自籌2萬多元的費用。
“政府保障兜了底,致富最終靠自己。”政府送來了9只母羊,老符悉心照料,主動向畜牧專家請教養殖技術,經過多次產崽,現有30只黑山羊。由于原來的羊圈破舊且面積小,老符在蓮霧地旁新建了30平方米的羊圈,四面墻壁專門留出不少磚塊空隙,讓羊有著通風的舒爽新家。
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老符嘗鮮了生態循環農業:羊圈地面是有縫隙的硬木板,下面有高1米左右的地下空間,收集不時落下的羊糞,老符從小側門進去定期清理,并將羊糞混合水形成水肥,投放在一棵棵蓮霧根部旁做養料;定期修剪蓮霧,長到2.5米高后,上面的部分剪掉,保持蓮霧的健康成長和口感品質……說起蓮霧種植心得,老符諳熟于心,脫口而出,目前共200多棵蓮霧,已有專業的產銷合作社承諾包銷,預計有10萬元的收入。
“目前,老符家已脫貧,去年人均年收入達6290元。”三江鎮鎮長鐘海姑說,現在老符和妻子除了努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外,還看中了蓮霧的良好市場,加入了當地大型蓮霧產業合作社,希望提升種植技能,種出適銷對路的水果,早日致富。
記者曹馬志 通訊員劉平
(海口網9月24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儋州醫療專家在紅洋村開展醫療扶貧診療和調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