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 業界呼吁增配權益類資產
“我國亟待探索養老金第三支柱的中國路徑,同時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和擴大養老服務金融市場。”9月23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在北京表示。
當日,《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對外發布2017年兩項重大課題成果——《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兩份報告指出,我國需要不斷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包括探索養老金第三支柱的中國路徑,把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作為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一個發展戰略。同時創新養老金融產品,滿足多元化養老投資需求也尤為重要。
在同一場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目前我國居民對于養老金融儲備的意愿相對比較強烈,且不少居民已經進行了養老金融投資,但當前需要金融機構創新養老金融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
據甘犁介紹,《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顯示,調查對象養老投資/理財方式偏好最大的依然是銀行存款或銀行理財,占30.2%,其次是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占20.5%,購買股票或者基金以及購買房產則分別占13.2%和10%。同時僅有5.8%的調查對象沒有也尚未打算進行任何養老投資或理財。
然而,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增長減緩和各種風險敞口增加,養老金投資收益率下降明顯。
據董克用介紹,在宏觀經濟下行及“金融去杠桿”的政策環境影響下,2016年我國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市場雙雙走低。受此影響,2016年我國養老金投資收益率出現了較大降幅。其中,企業年金全市場平均收益率為3.03%,創下了近5年來企業年金投資收益率的新低;而全國社?;?016年的投資收益率則僅為1.7%,是2001年以來年度收益率的第三低。
“養老金是典型的長期資金,在較長時間內收支和規模變動相對明確,不可預期的提取需求相對較少,資金規模穩定且具有較強的長期屬性,在短期內風險忍耐程度更高?!倍擞帽硎?,從我國實踐來看,多種因素導致養老金尚不能完全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其中包括整體投資風格偏向保守,企業年金、基本養老金和社保基金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遠遠未達到30%、40%政策上限。
目前,我國儲備養老金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要求不超過40%,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要求不超過30%。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可能遠低于最低比例限制。
“權益類投資收益雖然短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股票投資收益高于債券幾乎是確定的,對于長期的養老金資產而言,養老金資產配置應該更加積極,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同時投資范圍也要進一步擴大。”《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7)》指出。
(左永剛)
?
?
相關鏈接:
湖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上漲至85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