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常態化運行班列首發現場。 周毅 攝
25日在重慶鐵路口岸,中共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宣布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簡稱“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首發。
南向鐵海聯運通道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經鐵路運輸至廣西欽州港,再海運至新加坡等東盟各港口,進而連通國際海運網絡輻射全球。
該通道提供了比傳統江海聯運更省時、比公路運輸更省錢的新國際物流解決方案。
通過南向鐵海聯運通道,重慶至東盟主要港口運輸時間需7到10天,相比傳統江海聯運至東盟地區將提前20天左右。
據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多式聯運平臺公司董事長王渝培介紹,以重慶到新加坡為例,鐵海聯運省時15天以上,折算時間成本后,與傳統江海聯運的費用差不多;相對重慶經公路到上海、再出海到新加坡,鐵海聯運成本節約一半以上。
王渝培透露,首批搭乘常態化運行班列的貨物最終將運達非洲洛美、巴基斯坦卡拉奇、菲律賓宿務等地,2天后將開行廣西至重慶的上行班列。這標志著南向鐵海聯運通道正式雙向常態化運行。
作為貨源組織方之一的中國外運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濤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隨著蘭渝鐵路開通,計劃將中國西北、西南地區的貨物集運到重慶。下一步還將與直達歐洲的中歐(重慶)班列無縫銜接,讓歐洲貨先通過中歐(重慶)班列運到重慶,再通過南向鐵海聯運通道運抵東南亞,這比傳統歐洲貨走海運到東南亞更省時。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告訴中新網記者,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除鐵海聯運,還有跨境公路、國際鐵路聯運等物流組織形式,通道經中南半島、向南連到新加坡進而聯通全球物流網絡。包括越南、緬甸、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可參與通道建設。除打通物流通道,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合作框架下,還可拓展帶動金融、航空、信息服務領域的合作。
重慶市長張國清表示,這條通道既是一條中國西部大開發區域聯動的大動脈,又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開放平臺,對推動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更好地融入東盟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到2017年底,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將每周對開兩班,年前開行40列,并啟動冷鏈運輸測試,擴大輻射范圍至東南亞、印巴、大洋洲、中東、非洲、歐洲、美洲等地。2018年每周將雙向開行3班以上,全年雙向開行300列。
?
?
相關鏈接:
摩梭民俗集體婚禮活動全球報名通道19日正式啟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