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湛江“一體化”不斷加快
-記者計思佳
今年4月,往返于海口新海港、湛江海安港的直升飛機穿梭航線開通,空中飛行僅需10分鐘。記者古月 通訊員仁雄 攝
瓊州海峽歷來是連接瓊粵兩省的重要通道。
經濟上,瓊州海峽為兩地帶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2016年運輸經濟總量約24億元,未來10年預計將實現翻倍增長;民生上,瓊州海峽是海南發展的生命通道,每年90%的生活物資、1300多萬人次的旅客從海峽進入海南……
2016年,海南、廣東兩省共同提出加快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思路。作為瓊粵兩省合作的“連接線”“橋頭堡”,如何將瓊州海峽打造成海上發展的“黃金通道”,是兩地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開放心態 謀求協同發展
“兩地要實現互利共贏,首先要革新觀念,打破過去自家‘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對兩地合作保持開放的心態。”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對于推動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有人曾擔心,海口、湛江均為交通樞紐,隨著交通的提速升級,兩地“旅游通道”的尷尬地位會不會進一步凸顯?以湛江為例,去年過境游客達3900萬人次,但在當地過夜的只有1900萬人次,很多游客通過湛江直奔海南。
“以地緣為空間的區域經濟綜合發展和合作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只會推動海口、湛江發展得越來越好。”湛江市旅游局副局長張紅斌認為,為了把游客留下來,兩地旅游部門應該積極思考如何根據游客需求和自身資源優勢,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同時加強宣傳推介,進一步打響自身旅游品牌。其次,隨著兩地港航一體化的推進,游客花在路上的時間減少,旅行舒適度提升,也會增加他們在海口、湛江停留的意愿。
要實現兩個不同省份間的一體化發展,除了打破觀念上的定式,還要面臨行政壁壘和市場藩籬。對此,海口、湛江高位推動、創新機制,謀求協同發展。
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已成為海口的重要發展戰略,一年來,兩市黨政干部來往頻繁:今年5月和7月,湛江黨政代表團和海口黨政代表團分別互相走訪考察學習;海口政協考察團多次到湛江“走親戚”;8月29日,湛江市政協代表團赴海口考察;海口市秀英區與湛江市徐聞縣締結為友好區縣,互相派出干部掛職……
在一來一往間,兩市增進了友誼,開啟了合作新篇章。
優勢互補 走出雙贏新路
2016年12月17日,海口、湛江召開了第一次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圍繞海峽南北兩岸港航、旅游、農業一體化發展以及警務協作方面達成諸多共識。
“一體化發展是為了讓兩地密切往來,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聚集,讓優質資源得到市場化配置,為區域一體化發展增添活力動能。”海口市副市長孫世文說。
交通是發展的基礎,兩市將港航一體化作為協同發展的先導。“目前從湛江坐船到海口還需兩個小時,乘客舒適度有待提升。兩地正在全方位建設海、陸、空交通大平臺,打造海上半小時交通圈。交通的發展將帶來物流成本的降低,海口將大受裨益。”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令人羨慕”“湛江的生蠔很有名,軍港旅游體驗獨特”……從旅游層面來看,兩地的資源也各具特色。“現在,海口旅行社直接到湛江促銷,將服務前置,提升了游客滿意度。另外,在9月25日的旅游港航一體化推介會上,依托海口國際航線四通八達的優勢,海口推出了多條‘一程多站’至境外的旅游路線,受到了湛江市民的歡迎。”海口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廖小平介紹,為推動旅游合作,兩地旅游部門已開展多次聯合營銷,簽署了《區域旅游聯盟合作協議》。
湛江一直是海口重要的葉菜供應地,兩地正在深化蔬菜批發市場合作的方式,優化緊急情況下兩市在蔬菜采購調運、物流配送、冷藏儲備、應急投放等領域的合作。同時,海口的優勢農產品也為湛江提供了有效供應。
“希望隨著合作的深入,兩市能從‘一體化’邁向‘同城化’。”張紅斌說,在推進瓊州海峽經濟帶發展的大背景下,相信兩市一定能達到“1+1>2”的發展效果。(海南日報海口9月26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多個品牌電動車價格上漲 漲幅100-500元不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