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省社科聯真抓實干,積極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為海南發展發揮好智囊團作用
-記者王玉潔
每次閱讀省社科聯組織編寫的《綠色崛起與海南新智庫建設》,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副所長林勇新常常會得到啟發。他說,該書匯集了海南社科專家關于海南發展熱點問題的觀點,為他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每逢周六上午,海口市民張強發都要去省圖書館赴一場“國際旅游島講壇”之約。在這里,他能與老子、孔子等古代思想家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悟中國人千百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
這是我省社科系統將哲學社會科學送到干部群眾身邊的生動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省社科聯以嶄新的理念和創新的舉措推動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海南省社會科學院的成立,填補了海南沒有社科院的歷史空白;《南海學刊》的創辦,填補了海南社科界沒有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綜合學術期刊的空白;國際旅游島智庫聯盟的成立,使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格局不斷完善;630多項緊貼海南發展實際的課題,進一步豐富了社科系統的資政成果……
堅定政治立場 強化理論自信——做好黨委政府的智囊團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的海南,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開展系列前瞻性、戰略性和儲備性研究,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理論支撐。
5年來,省社科聯著眼于“思想庫、智囊團”的職能定位,牢牢扭住新型智庫建設這個“牛鼻子”,緊緊圍繞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展開研究,立項資助630多項省級課題,支持專家學者研究國際旅游島建設、海南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課題,推出了一批可圈可點的應用性研究成果。
為了形成海南社會科學工作的強大合力,省社科聯發揮“聯”字優勢,力促全省社科界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發起成立海南國際旅游島智庫聯盟,吸引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大學等8家單位首批加盟。
今年,該智庫聯盟資助了“提升海南國際旅游島國際化水平研究”“基于海南建設全域旅游示范省背景下的生態環境承載力研究”等13項課題研究,均瞄準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關鍵問題。
對社科專家而言,他們期待自己的“妙點子”和“巧思路”能真正發揮作用。為了確保智庫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渠道通暢,省社科聯組織編寫了《國際旅游島建設藍皮書》《海南省產業園區發展報告》等書籍,為國際旅游島建設、特色產業體系構建提供理論支持。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新需要無畏的勇氣,而勇氣的基礎和前提是文化自覺和理論自信。省社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社科聯不斷加強研究和宣講、組織專題培訓,不僅每年劃出25%的立項指標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相關課題研究,還與省教育廳聯合設立“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堅定社科領域的政治立場和理論自信,確保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意識形態安全。
以人民為中心 聚集社會力量——讓哲學社會科學走進群眾
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提高道德素質、培育民族精神與人文精神,正是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所在。而推動社會科學廣泛普及、提高廣大市民科學素養,歷來是社科戰線的重點工作。
一本本由省社科聯組織編寫的《讓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山·水·鄉愁——海南新型城鎮化建設讀本》《講好海南故事——海南人文讀本》等社科普及讀物被廣泛閱讀;已經舉辦了數百場的“國際旅游島講壇”和備受歡迎的“瓊州學堂”逐步成為海南干部群眾的“必修課”;點開“海社科”微信公眾號,全省社科系統最新動態一覽無余……省社科聯為大眾共享社會科學知識搭建了全新的載體,讓大家不僅可以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古代哲學家的思想和智慧,還可以傾聽海南政策法規的政策解讀,加深對哲學社會科學的了解。
社會組織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主體,社科類社會組織是民間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省社科聯主管153家社科類社會組織,其中社會團體90家,民辦非企業單位63家。5年來,省社科聯不斷增強社科類社會組織的學術功能和服務能力,有效推進社科類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覆蓋面達到99.3%。
每逢“社團活動月”,都能看到海南省社科類社會組織積極開展的理論研討、學術交流、課題調研、科普咨詢等活動,百余項社團活動為社會提供民生、義務咨詢等多方面服務,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搭建學術平臺 開展學術交流——打造海南社科精品
年過八旬的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及夫人唐玲玲歷時26載打磨出《南海天書——海南漁民“更路簿”文化詮釋》著述,吸引了全國社科界的目光。他們表示不會停下對“更路簿”的研究,并將繼續努力打造海南社科精品。
5年里,像這樣的海南社科精品一項項相繼出爐,共有165個研發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資助3621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重大學術平臺。
說起海南社科系統的可喜變化,許多社科工作者都會提到兩個歷史性事件,一個是海南社科院的成立,一個是《南海學刊》的創辦。2013年,海南省社會科學院掛牌成立,填補了海南沒有社科院的歷史空白;2015年,《南海學刊》的創辦,填補了海南沒有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綜合學術期刊的空白。
搭建學術平臺、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是增強理論活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省社科聯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群團改革的要求,努力落實改革舉措,共促海南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格局不斷完善,先后與省婦聯、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三亞學院等單位共建了13家省級社科研究基地;與韓國濟州發展研究院和臺灣海洋大學展開合作,與廣東社科聯、福建社科聯、廣西社科聯共同打造跨省區的“智庫聯盟”,與《紅旗文摘》雜志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一個個平臺的建立,一個個學術交流活動的舉辦,集中了“聯”的優勢和“研”的功能,推進了區域合作和協同創新,也夯實了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基礎。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省社科系統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海南不斷向前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海南日報海口9月27日訊)
?
相關鏈接:
好消息!海南兩部作品獲“五個一工程”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