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環境保護廳2日晚通報稱,為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督察組于9月14日至25日對該省11個設區市、定州、辛集市及雄安新區開展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首輪專項督察,共走訪督查84個縣(市、區),發現問題2080個。(10月3日人民網)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不斷出現,其中大氣污染最為突出。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京城霧霾”“津霾”“太行霾話”……一串串俏皮的“外號”,也從側面說明我國的空氣狀況實在不容樂觀。面對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從學術會議到街頭閑談,“治理大氣污染”成為國人的重要話題。
為更好地治理大氣污染,我國實行環保督察制度,督察效果顯著。自2016年第一批環保督察組“亮相”以來,環保督察已經成為治理污染的“金字招牌”。這幾年,河北省成為大氣污染的“重災區”,省內污染企業較多,廢氣零散排放不易監管,大氣污染十分嚴重。為盡快打贏“藍天保衛戰”,在今年4月,河北省成為全國首個完成省以下環保垂直管理改革的省份,為開展高效率的督察活動提供了條件。9月的專項督察,正是河北省以督察制度開展大氣治理的首次“亮劍”,走訪督查84個縣(市、區),發現2080個問題,督察效果可見一斑。
治理大氣污染要用好督察制度,善于“出實招”,敢于“硬碰硬”。督察制度既可以威懾污染企業,加快污染治理速度;又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相關問題,鞏固大氣治理成果。督察制度,已經成為治理大氣污染的“治病良藥”。在面對大氣污染時,督察組要因地制宜,以“實招”求實效;在面對污染企業時,督察組還要亮出“大黑臉”,表明原則和態度。一團和氣,不是督察者所為;公事公辦,方顯督察真意。開展大氣專項督察,必須“出招亮劍”,推動治污工作落到實處,樹牢“綠色警示牌”,讓污染企業不敢違規。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大氣治理貴在堅持,做到馳而不息,方能久久為功。把督察制度常態化,讓“出實招”成為工作信條,碧水藍天將不再是我們的夢想。
文/旗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