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永華
10月5日,正處在“國慶長假”期間的河南洛陽老君山推出的“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攤點成為該景區當日最搶眼的“景觀”:上千名游客排成數百米的長龍,爭購一元農家面。記者注意到,整個售面過程無人收款,無人監管,也無人找零,交款時完全靠游客自覺將款投到收款箱里,然后取飯。更令人感慨的是,長達數百米近千人的隊伍始終井然有序(10月7日中國新聞網)
平心而論,且不說在“黃金周”期間游人如織的風景區,即便是在鬧市街頭商家的促銷活動中,要想讓眾多消費者自覺排隊并保持井然有序都絕非易事,總會有人難以抑制“見便宜就上”的心理沖動。然在洛陽老君山景區推出的“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面前,上千游客不但自覺排隊,面對“自覺投幣、無人找零”,非但沒人“逃單”反而有人多投。據舉辦活動的工作人員介紹,當日共售出農家面1100份,錢箱內實際收款1167元。這也意味著實際收款比農家面的份數多出了67元。這樣的結果不免讓人大感意外,甚至連工作人員都為游客整體素質的提升感到驚奇。
著實,相對于以往被媒體屢屢曝出的景區欺客宰客,老君山風景區在“黃金周”期間推出這種“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本身就足以讓人心暖。一碗面條,一個煎蛋,僅售一元,這樣的低價不要說在“黃金周”期間的旅游景區,即使在一般城鄉街頭的小吃攤也難買到,而老君山景區推出這項活動的目的,顯然也不是為了“賺錢”,然無論是“賠本賺吆喝”還是像有些網友所說的那樣是出于“炒作”,上千游客呈現出的優良素質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如何能夠在無人維護秩序甚至無人收錢的情況下,這么多游客都能自覺排隊、秩序井然,卻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
不可否認,游客素質的普遍提升著實是一個重要方面,但據筆者看來,更主要的還是來自游客對老君山的文化信仰,老君山相傳為道家始祖老子的歸隱之地,故此得名老君山。老子倡導的是“道法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廣大游客選擇來老君山旅游觀光,基本都是出于對老君山文化的信仰而來,就如同游客前往九華山等宗教圣地都會自覺“循規蹈矩”一樣,出于對宗教和傳統文化的虔誠心理,會不由自主的約束自己的言行,游客來到老君山,置身于濃郁的老君山文化氛圍中,內心對道教文化和老子的敬仰敬畏之情,都會不知不覺轉化到行為之中。
如果有人此時言行失范,不但會遭到鄙視,會被認為是對道教文化和老子的不敬,內心也更會產生極度的羞愧和不安,正如我們到了某些莊嚴肅穆場所會不自覺停止喧嘩一樣,特殊的環境和氛圍已經和心靈相互呼應,而對于特殊文化的信仰又讓人不愿甚至不敢“與眾不同”。
客觀來說,營造出什么樣的氛圍,就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基于對何種文化的信仰,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言行,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滲入到每一位國人的血脈之中,尤其是在老君山這樣的景區,游客在感受優秀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更會觸發內心對老子道教文化的敬畏和信仰,在心靈得到洗滌凈化的過程中,更會在參與“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活動中具體表現出來,如果說上千游客自覺排隊甚至多投幣是游客素質的大幅提升,倒不如說是游客出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信仰使然。
因當說,文化信仰是提升游客素質的“加速劑”,而且這種素質很可能還會因為環境氛圍的不同而產生變化,老君山推出“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活動,讓游客感受的是老君山文化而不是商業行為,游客之所以趨之若鶩又井然有序,正是基于對這一活動傳承老子文化的認可和理解,游客素質的提升,更是基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信仰和對社會誠信提高的一種渴望與期待,思考老君山“一元無人售賣農家面”這一現象,著力弘揚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用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文化信仰來“加速”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未必不是一條“捷徑”。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