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游住民宿,出行租輛時租車,停車用別人空閑的車位……?
今年長假 “共享”消費熱
出門旅游住物美價廉的民宿,出行乘坐滴滴或租一輛時租車,停車用別人空閑的家庭停車位……今年國慶中秋長假,不少市民和游客多了一種過節消費選擇——“共享”消費。
隨著“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共享”模式正走進人們的生活,并有效助推了消費升級。
長假“共享”消費受青睞
在重慶工作的小周想用放假時間,陪伴從老家河南前來的父母在重慶好好玩玩。
“父母年紀大了,帶他們坐公交車不方便。打車也不方便,特別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常常打不著車。”于是,剛拿到駕照的小周想到了限時租賃,“主要帶父母在商圈和周圍轉轉,共享汽車租車還車都方便,一天下來費用也不貴,方便又實惠。”
小周用“共享”解決了出行問題,而不少市民則用“共享”解決了住宿難題。
國慶前,呂女士計劃和朋友去三亞過節,然而,昂貴的酒店費用讓兩人犯難:一方面,國慶期間酒店費用水漲船高,平時幾百元的酒店要一兩千元;另一方面,出去旅游數十天,兩人在江北嘴租的房間也空置了,浪費了租金。
在朋友的建議下,呂女士找到了如今流行的民宿平臺。“重慶和三亞都是熱門旅游地,游客很多,房間需求量大。我們的房子能看江景,對外地人來說吸引力很大,信息發布出去沒多久就有人前來咨詢。”呂女士說,最終他們在平臺上找到物美價廉的三亞民宿,而重慶的房子也以不錯的價格找到了租客,大大節省了開支。
除了省錢,“共享”還讓不少人掙了錢。
韓先生家住渝中區商圈附近,國慶一家都要出游。國慶前,他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叫“車位飛”的APP軟件,將自己的私家車位在假期間出租。
“現在不少商圈車位都很緊,把車位出租,不僅緩解別人的停車難題,我還能掙點小錢。”韓先生說。
重慶“共享經濟”發展迅速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隨著“共享經濟”熱度不斷攀升,以“共享”之名蓬勃發展的行業不斷增加,瞄準“共享”的重慶企業也越來越多。
長假期間,好幾個商家都選擇在洋河花園小區舉辦節慶促銷活動,而它們都是通過一款名為“淘會場”的APP找到該小區的活動場地。
記者登錄“淘會場”APP看到,平臺上聚集了大量閑置場地信息,包括城市商圈、社區、商超、寫字樓、高校等。同時,一些有場地需求的用戶也在平臺上發布了具體需求信息。
“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將空閑場地資源和用戶需求整合,并進行相關供需信息的匹配。一方面,讓場地使用者更高效便捷地找到場地,降低其成本;另一方面,也讓閑置的場地資源得以變現,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重慶“淘會場”創始人李浩表示。
同樣發力“共享“的,還有重慶云停智連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開發了“車位飛”APP,以解決城市車位空置與停車難痛點。
“城市停車難,很多時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資源整合不到位。如果能利用互聯網平臺,讓車位擁有者把空置車位分享出來,讓找車位的臨停車主錯時停車,既節約了社會資源,還能增加個人收益,一舉多得。”“車位飛”創始人介紹。
在“車位飛”APP上,車位主可以通過APP控制車鎖的升降,并將車位空閑時段設置為“出租”狀態。臨停車主則通過APP預訂所需租賃車位,并在地圖導航下準確找到車位和停車,結束后則可通過手機APP、微信、支付寶等結算費用。
“共享”盤活閑置資源
《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共享經濟的服務提供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
其中,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圖譜涉及交通共享、餐飲共享、住宿共享、物流共享、知識技能共享、金融共享、生活服務共享7大領域,相關的手機應用超過100個。
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經濟”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更盤活了社會閑置資源。
“共享資源,既包括私人資源,如滴滴、限時租賃、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衣櫥等;同時,也包括城市公共資源以及準公共資源,如閑置場地、停車位等。如果能把這些資源有序地整合并利用起來,經濟和社會效益非常可觀。”重慶市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李濱虹認為,作為一個新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的核心是盤活存量經濟、對閑置資源的再利用,同時要讓人們的需求更有效率地得到滿足。
?
?
相關鏈接:
西湖共享單車走穩 好秩序是管出來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