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集中全黨智慧,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這一主題,創造性地回答了現階段我國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戰略目標以及戰略路徑等問題,集中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文化觀和文化發展戰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是十八大后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把文化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當代共產黨人對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作了明確闡釋。首先,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力量,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其次,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爱敻邩谴髲B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再次,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強國之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新一代共產黨人在以更寬廣的視角立足文化經濟新時代制高點、放眼人類文明發展大歷史、科學研判國內外大勢和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對文化建設做出的重大部署。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在文化強國戰略框架中,意識形態是文化強國的邏輯支撐和關鍵所在。我們要建設的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關鍵在于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發揮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作為推動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強國意識形態底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文化強國不僅是新一代共產黨人對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發展,也是以新理念新戰略引領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新實踐。
文化建設的戰略路徑——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文化建設一直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敏感地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我國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最核心層次的內容。發于中、形于外,增強文化軟實力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路線;網羅正能量、弘揚新風尚,爭占網絡傳播高地是文化建設的主戰場;立足本國、面向世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并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建設的根基。
“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來自于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文化自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自強,要推進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文化具有動態取向作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也是持續的,需要不斷推進的。只有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才能為中國夢凝聚不竭文化動力,逐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ㄗ髡邌挝唬褐袊謻|干部學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