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開行"眾籌火車":用旅客需求決定運行時間(資料圖)
作者:朱永華
10月7日23時33分,滿載1200多位乘客的K8188次旅客列車緩緩從西安火車站駛出。長假結束的宋女士一家也得以如愿踏上歸途。就在兩天前,家住榆林的宋女士還在為買不到返程火車票而心急,正好西安鐵路局推出從西安到榆林的眾籌火車,成功幫她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據10月10日《北京青年報》)
所謂“眾籌火車”,根據鐵路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旅客可以通過眾籌平臺自行選擇想要乘坐的列車的日期、車次和席別,鐵路部門將根據旅客的需求確定開行時間、列車硬座和臥鋪的數量比例。說白了,是旅客在沒有“圖定列車”可滿足自己出行時間、座次、席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眾籌平臺,自主選擇列車出行時間和具體座次、席位,如果眾籌旅客人數超過鐵路部門規定的下線,這趟列車就會如約開出。很像是公路客運的團體包車,只不過由大巴變成了火車。
很顯然,鐵路線并不像公路那樣“想走就走”,車輛坐席座位更不像公路大巴那樣統一標準,有人選擇硬座,也有人會選擇臥鋪和軟席,即便同樣的臥鋪,還有人會對上中下提出要求,因此,相對于公路大巴包車的隨意,“眾籌火車”要順利成行,顯然要麻煩太多,不但要協調線路使用,還要根據眾籌旅客選擇專門調整列車硬座和臥鋪的編掛比例,就以西安火車站這首次“眾籌火車”為例,有6位眾籌旅客選擇了軟臥下鋪,為了滿足這6為旅客的“個性化”要求,西安鐵路局就專門調整了列車硬座和臥鋪的編掛比例,破例增加了一節軟臥車廂,同時,為保證“眾籌火車”順利成行,機務、乘務、車檢等部門都需要進行臨時調整和補充,著實是“牽一發而動全局”。
無疑,從鐵路自身的經營效益來看,“眾籌火車”委實有些得不償失,如果屢屢出現眾籌失敗出現爽約,甚至還會影響乘客對鐵路客運的信用評價。但不可否認,鐵路部門此舉,既是一項服務創新,更是在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和滿足部分旅客的“個性化”需求,其彰顯的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我們更應當看到,盡管鐵路客運在陸運中“老大”地位還無法撼動,卻也面臨著相應的競爭壓力,再墨守成規的恪守“圖定列車”這一種運營模式,非但越來越難以滿足旅客的個性化出行要求,更不利于客運市場競爭和鐵路客運的長遠發展利益,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鐵路客運與乘客需求靠的越近,甚至最終走向無縫對接,無疑才更利于鐵路客運成為“永遠的霸主”。
現在看來,西安火車站這列“眾籌火車”開出的還很“蹣跚”,既存在諸多難盡人意之處,也給鐵路部門的相互協調與配合提出了不少挑戰,但因為處在“嘗試”階段,出現的這些問題非但不是問題,恰恰為“眾籌火車”繼續開下去,開的更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改進的“指南”,我們不能指望“眾籌列車”這個“嬰兒”現在就有多大作為,只要他是凝聚便民服務意識和鐵路創新觀念誕下的“健康寶寶”,通過用心呵護和“培養教育”,不久的將來注定會大有擔當。
“眾籌火車”開的便民線路,既體現出鐵路部門解決旅客出行難的思維創新,更彰顯出在服務乘客意識上有了質的轉變,同時,他還最大利用和盤活的現有客運資源,為資源的集約化運用探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子。尤其難得和值得點贊的是,“眾籌火車”的首次開啟,已經讓受益乘客感受到了鐵路部門對市場和旅客需求的理解與尊重,以及將服務理念向出行旅客內心延伸的誠意,能夠在服務廣大乘客和著力解決節假日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上創新思維,其本身就該給予熱烈的掌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