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經濟實現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沒有任何問題”“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一枝獨秀”“2013—2016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左右,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展現的自信,讓國人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全球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經濟也面臨下行壓力。但在過去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穩中求進,主動求新,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實現新的躍升,取得了“年均增速7.2%、通脹率2%、調查失業率5%左右”的不俗成績。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在全球分量越來越重的5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底氣在哪里?
這種底氣源于改革。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提質增效關鍵階段,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凸顯出來,需要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加以破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句話叫良藥苦口。我們采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這劑良方。”5年來,中國采取了1500多項改革舉措,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局面,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能不斷積聚。5年來,中國著力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積極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發展先進制造業,實現實體經濟升級,不斷激發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
這種底氣源于新發展理念。經濟增速從兩位數高速增長逐步回落,傳統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削弱,中國經濟到底怎么了?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站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在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發展點燃發展動力,以協調發展治理區域失衡,以綠色發展和諧人與自然,以開放發展經略內外聯動,以共享發展促進公平正義,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不斷挺進。
這種底氣源于擴大開放和互利共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5年來,中國全方位開放拓展新空間,積極營造寬松有序的投資環境,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建設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產權保護,促進公平競爭,讓中國市場更加透明、更加規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3.1%。同時,中國大力建設共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格局,“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了3萬億美元。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廣闊市場、充足資本、發展機遇,世界也為中國提供了“走出去”的寬廣舞臺。
走過砥礪奮進的5年,中國經濟一路攻城拔寨、奮力躍升、一枝獨秀,成為世界經濟的風向標和火車頭。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之路走對了,未來還要大步走下去。改革動力強,發展理念對,開放不止步,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也不會改變,未來中國也依然會保持對全球經濟增長高額的貢獻。我們對此有底氣、有信心,也有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