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警28年,立下數十次“戰功”——記“全國百佳刑警”鄭春光
全國百佳刑警鄭春光。
編者按
海口網10月13日消息(記者 蔡康)在打擊犯罪第一線,在勘察現場最中央,臨危不懼、淬火而生,他們是打擊犯罪、維護正義的利刃尖兵,他們就是刑警!“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刑警的破案數或破案率,就是人民群眾的“點贊數”或“點贊率”。長期以來,全國刑偵隊伍在血與火的戰斗中譜寫了新時代的英雄贊歌,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今年9月22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熱血鑄劍·丹心衛民”全國公安百佳刑警推選宣傳活動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我省公安刑偵戰線民警鄭春光獲評全國百佳刑警,民警劉彥明、王宗才、王先文獲評全國優秀刑警。這是全國公安刑偵系統無上的榮譽,他們是全國公安系統的學習榜樣,也是全社會崇尚的英雄模范。和平時代,無數刑警用生命筑起平安的堤壩,用鮮血守護歲月靜好。海口日報從今天起推出“弘揚刑偵英雄精神 忠誠履職迎十九大”系列報道,讓我們走近這些全國百佳刑警、全國優秀刑警,傾聽他們守護正義、忠誠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情懷與故事。
鄭春光,男,漢族,1969年5月出生,大專文化程度,現任三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自1989年7月從警以來,28個春華秋實,他沒有一天離開過刑偵隊伍。他堅守原則,愛崗敬業,不畏艱辛,沖鋒一線,清正廉潔,心系百姓,把責任和使命挑在肩上,把原則和紀律刻在心里,把心血和汗水灑向工作,求真務實,甘守平淡,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忠誠奉獻的事業篇章,鑄就了一名公安民警的光輝形象。
從警28年來,他破案立下數十次“戰功”,始終奮戰在刑偵一線,時刻接受火與血、生與死的考驗,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嘉獎13次,被省公安廳授予“破案能手”和“優秀偵查員”各1次,被三亞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次等42次表彰。今年7月,他被省公安廳授予省“十佳刑警”榮譽稱號,9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百佳刑警”榮譽稱號。
敢于擔當 鍥而不舍
“鄭春光善于發揮凝結力,團結戰友,工作起來一直沖鋒在前,屢立戰功,被評為‘百佳刑警’并不意外。”三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吳光亮這樣評價鄭春光。
自2012年6月任三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支隊長以來,鄭春光就立足于“情報導偵”,向科技要警力和戰斗力。他創建了三亞市公安局福爾摩斯微信群,對全市發生的每一起刑事警情,組織刑警、刑事技術等部門同步上案開展偵查,探索出“主動偵查、積極串并、深度研判、強化經營、集中打擊、盡力追贓”的偵查新模式,彌補了刑偵基礎工作薄弱的環節。
“在他的周密部署打擊下,三亞的‘兩搶一盜’案件呈斷崖式下降。”三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顏天虹說,鄭春光組織刑偵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打擊行動,收到了明顯成效。今年1月至9月三亞“兩搶一盜”發案率下降90%,其中5月份僅有2起,群眾對三亞社會治安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這樣的精神和干勁,鄭春光在2011年的“清網行動”中也展現得淋漓盡致。在2011年5月至12月的“清網行動”中,時任三亞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副局長的他總共規勸7名逃犯投案自首,并成功擒獲19名在逃嫌犯,使得該局的逃犯到案率達92.9%。
清網行動接近尾聲時,河西分局仍有3名逃犯未歸案。經過深度研判,鄭春光得知逃犯李某、吳某仔、吳某芳在廣東省茂名市有活動軌跡,于是連夜帶領追捕組驅車趕赴茂名。李某等逃犯的警覺性極高,且非常狡猾,抓捕工作難度重重。鄭春光本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擒逃犯誓不撤離”的精神在廣東一待就是近20天。鄭春光的這種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勤勤懇懇的工作作風感染著身邊的每位民警,甚至連茂南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都有趣地感嘆道:用一個“強”字絕對不足以形容他的工作干勁。他就是以敢于擔當、鍥而不舍的干勁,成功將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吳某仔、吳某芳抓獲歸案,“狡兔雖三窟,難逃獵人網”,上述逃犯的歸案為清網行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性大追逃行動后,河西分局榮獲省公安廳“清網行動”集體二等功,鄭春光也榮立個人一等功。
親力親為 英勇擒兇
“既然選擇了當刑警,就要無愧于這身警服!”10月10日下午15時30分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鄭春光如是說。
1992年春節過后,海南臨高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造成一死一傷的重大刑事案件。事后,4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潛逃至三亞。獲得這一線索后,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鄭春光與7名同事奉命擒兇。據悉,這4名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潛逃到三亞的漁船上躲藏,這給警方的抓捕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但經過3天3夜的蹲守埋伏,鄭春光與同事還是獲得了蛛絲馬跡,于是決定收網。
那天下午,4名犯罪嫌疑人準備乘坐小舢板船上岸,到三亞市中心一帶活動。就在剛踏上岸的那一刻,他們似乎覺得有些不對勁,然而這一切都為時已晚,只見幾名男子向他們快速撲來,3名犯罪嫌疑人還未反應過來,就被摁倒在地。而他們的“帶頭大哥”見狀,立即撒腿往下洋田方向逃竄。
面對此況,鄭春光立即朝這名犯罪嫌疑人追去。大約追了一公里,就在鄭春光距離嫌犯越來越近,不想該嫌犯突然左手拔出一把匕首,向鄭春光直直刺過來,其右手則握著一個黑糊糊的東西。由于鄭春光在追來時,已事先把上衣脫下卷在左手,故一見嫌犯的匕首刺過來,便用左手一擋,右腳一下踢掉嫌犯手中的匕首。隨后,鄭春光飛步上前,快速地將該嫌犯的左手反剪于背,此時才發現其右手握著一個拉環式的軍用手雷。見狀后,他也驚出一身冷汗。如果讓該嫌犯騰出左手,后果不堪設想。
此后,鄭春光在執行任務時,總是引以為戒。那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讓他在往后的工作上成熟了許多,也讓他明白一名合格的刑警,不僅要英勇善戰,還要冷靜思考。
“不管多么辛苦和危險,從警28年,他一直‘釘’在刑警崗位從未離開。”三亞市公安局分管刑警的副局長孫令文稱贊道。
“無論案件大小,他都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尤為認真。”三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東同樣對鄭春光認真負責的態度欽佩不已。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每次見他不是在外面出現場,就是坐在辦公室研究案件。”三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調研員陳秋輝直言,鄭春光在刑偵工作崗位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今年2月8日,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青法村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造成2人死亡、4人受傷及重大財產損失。然而,青法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是大隆水庫,原始森林密布、地形極為復雜,加上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較強,導致抓捕工作困難重重。
每次一有這種復雜案件,鄭春光都自告奮勇,這一次也不例外。頂烈日、冒風雨,在鄭春光的帶領下,全體參戰民警克服了蛇蟲叮咬和摔下山崖的危險,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完善了三亞市公安局在農村邊遠地區的警力布署。在連續奮戰102天后,該案的全部犯罪嫌疑人被一網打盡。
“在山里蹲守55天,在家里呆不到48小時……”談及家人,鄭春光滿是愧疚。原來,該案的關鍵期,也是他妻子的預產期。在妻子最需要陪伴和照顧的時候,他不得不堅守辦案一線,只在妻子臨盆時匆匆見上一面。再見面即是案件告破之時,孩子已經出生整整6天。
其實,鄭春光心里還有個結,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2005年3月,鄭春光的母親因肝癌晚期住院,醫院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盡管家人頻繁催促,時任河西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鄭春光卻遠在北京抓捕“2005·3·7”碎尸案嫌犯,當他將嫌犯押解回三亞時,母親已病逝2日,沒能見上最后一面。對家人,鄭春光有太多的虧欠,但家人卻是他工作的最大支持者。
鄭春光在接受采訪時說:“當前犯罪呈現智能化、專業化、集團化的特征,對刑偵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榮譽意味著光榮,更意味著責任、進取和擔當。當我接過榮譽的那一刻,它已經成為過去,就像沙灘上的腳印,只是成長中的一個符號,我只有更奮力向前,才不會讓海水把腳印沖淡,才會行得更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充分使用福爾摩斯式的思維,發揚三亞刑偵‘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講忠誠、講責任、講感情和講正氣,帶領三亞刑偵再創佳績。”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面對成績,他沒有驕傲,沒有止步,而是以更扎實的工作態度,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對刑偵事業的無比熱愛,以最高效的業績,踐行著一名人民警察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
相關鏈接:
海口民警吳多堅從警七年忠誠履職 曾一晚連破三起毒品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