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日報》16日報道稱,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宋玉洙15日說,其從國立環境科學院得到的《最近3年(2014-2016)首都圈大氣細微顆粒(PM10)國內外來源分析》報告顯示,在韓國霧霾污染最嚴重的冬季,中國等外國霧霾流入因素占韓國霧霾總量的70%。“中國產霧霾”每年對韓國的“負面影響”正在加速。
報告稱,去年1月國內因素只占韓國總體霧霾量的34.4%,外國影響占65.6%。去年2月,國內因素和國外流入分別占33.4%和66.6%。去年3月,內外比例分別為36.3%和63.7%。該報告說,正是中國冬季取暖造成韓國國內霧霾超標。更嚴重的問題在于中國等外國流入對韓國霧霾影響越來越大。2014年外國流入因素還是54.7%,2015年則變為60.4%,2016年更是達到66.6%。雖然稱霧霾來自“中國等國”,但《韓國日報》報道全文未提及任何其他國家的名字。
今年7月,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和美國航空航天局聯合進行的調查結果稱,外國因素占韓國霧霾總量的48%,其中中國因素為34%。對于為何兩次結果差異如此之大,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方面解釋說,當時研究的時間是5月和6月,不是中國的采暖季,因此“過小評估了中國的影響”。《韓國日報》稱,有人批評韓國政府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中國流入霧霾問題的“力度不夠”。
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當天并未公布上述研究的具體方式和相關具體數據。而此前,韓國多個領域的專家都對中國是韓國霧霾來源地的說法提出疑問。韓國政府也曾說,可吸入顆粒物的85%來自汽車尾氣。而相較于中國政府在治理空氣污染上的巨大決心和各種舉措,韓國政府被專家和民眾批評疏忽了在本國改善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排放的問題。(記者王偉)
?
相關鏈接:
國少隊不敵韓國隊 連續第二次無緣亞少賽決賽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