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沈亦伶
要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這是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張家口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提出的。
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沒有產業脫貧,就無法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央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通過產業扶貧實現3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緊鑼密鼓編制規劃,因地制宜培育產業,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產業扶貧、精準脫貧的洪流力量正在集結。
多種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
著眼產業扶貧,一系列頂層設計、規劃部署、扶持政策相繼出爐,搭起了產業扶貧、精準脫貧的“四梁八柱”。
目標要精準。農業部等聯合印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明確了產業扶貧的發展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保障機制。
規劃要精準。編制一個好規劃、選準一個好產業、打造一個好龍頭、創新一個好機制、形成一個好體系,產業扶貧“五個一”思路清晰浮現出來。
頂層設計之下,是科學精準的路線圖。22個有扶貧任務的省區市完成編制產業精準脫貧規劃。貧困縣將建成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建成一批對貧困戶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品加工、服務基地。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今年3月,農業部會同京津冀啟動環京津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扶貧共同行動,促成幫扶企業、批發市場、農業部對口指導單位與環京津28個貧困縣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項目、門路、技術、人才一下子都有了,貧困山區的產業扶貧事業趕上了好機遇。”河北省阜平縣縣委書記郝國赤說。
產業扶貧,沒有“糧草”不成。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賦予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的自主權,資金使用“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農業部陸續印發文件,允許國家級貧困縣以主導產業為依托,打捆申報項目,促進涉農資金在貧困縣整合。
“過去,各部門財政涉農資金多是‘戴帽下達’,分散的資金很難形成合力。”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表示,現在把分散的資金統起來,把該放的權力放下去,把權責錯位或不匹配的機制理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