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漸凍人癥”女孩留遺囑捐獻器官感動網友 病情暫時好轉
新華社武漢10月17日電(記者譚元斌黎昌政)28歲“漸凍人癥”患者、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婁滔登記捐獻器官用于科研和救治他人的事跡,引發持續關注。記者17日從武漢漢陽醫院了解到,婁滔目前病情暫時有所好轉,生命體征平穩。
婁滔是湖北省咸豐縣人,200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2015年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入校不久后,她出現左腳行動不便等癥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相繼診斷:疑似運動神經元病,即“漸凍人癥”。
2016年6月,婁滔四肢喪失行動能力,生活起居全靠父母照顧,去年11月初全身癱瘓、呼吸困難。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婁滔曾兩次病危,今年1月中旬出現短暫重度昏迷,經過搶救,病情趨于穩定。此后,她一直在咸豐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
10月7日中午,備受病痛折磨的婁滔向父親提出放棄治療,捐獻器官,將骨灰撒入江河的愿望。她以“絕食”等激烈方式,逼迫父親婁功余答應自己的要求。
“我走之后,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癥’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婁滔通過護士留下的遺愿,近日此事經媒體披露后,令網友深受感動。
她在遺愿中說:“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為標準,而應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最終,婁功余全家理解并支持女兒的決定。10月9日,婁滔被湖北省紅十字會接往武漢進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救護車在眾多親人注視下離去。“我們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捐獻器官,延續他人生命。”婁功余說。
社會各界對婁滔持續關注,并給予幫助。兩年來,咸豐縣民族中學、北京大學累計為婁滔籌集了100多萬元治療費用。社會的幫助,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心,讓全家人十分感動。
婁滔進入漢陽醫院后,降鈣素原一度高達9.2ng/ml,遠超正常值0.5ng/ml,說明身體炎癥較重,器官不適合捐贈。經治療,16日10時30分恢復到0.29ng/ml,處于正常水平。退燒后的婁滔,精神狀態有較明顯好轉。
臨床上,漸凍人癥目前并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延緩疾病進展。武漢漢陽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劉青云說,尚未找到醫治婁滔的好辦法,目前主要進行抗感染、營養支持、內環境調節等。
婁功余說:“對社會的關心,全家萬分感謝。醫院仍未放棄治療,挽救女兒的生命,仍然是第一位的。”
?
相關鏈接:
江蘇完成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獻 受捐中國腎病患者將獲新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