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被“收編” 網聯時代來了
支付體驗不受影響:支付流程不變,資金會更安全
羊城晚報訊記者戴曼曼報道:網聯“收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之路在本月迎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根據此前央行規定,本月15日,各銀行和支付機構都應該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對于市民擔心收編之后支付交易流程等是否會發生變化,近日多位支付業內人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再次表示,對于普通用戶來講,支付的流程并不會改變,但資金會更加安全。
20多家銀行及支付機構接入
近日有關網聯的消息再度成為熱門話題,記者了解到,根據央行的安排,本月15日,各銀行和支付機構都應該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而關于微信和支付寶被“收編”已經不是新消息。事實上,早在今年的4月份,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就顯示,網聯平臺啟動試運行,首批接入四家商業銀行和三家市場占比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財付通和京東金融旗下的網銀在線。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網聯平臺的工作。根據此前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的《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相當于給出了最后的接入期限。
網聯交易資金更安全
在網聯誕生之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采取直連銀行接口模式,繞過了獨立的清算機構即銀聯,業內人士認為,直連模式會造成一定的風險漏洞難以監管,將可能危及使用者的資金安全。通過網聯交易,會使得資金更加安全。
在去年的4月,央行曾明確表示,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同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復成立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即“網聯平臺”。
公開信息顯示,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億元,股東總數44家,其中38家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在股權結構的設計上,央行系第一大股東,占股比例超30%。
據悉,網聯主要業務包括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業務,業務涵蓋消費、消費退款、賬單繳費、金融產品申購與贖回、個人轉賬、信用卡還款、商戶提現等。
扛得住“雙11” 支付壓力
如果所有的第三方業務通過網聯進行處理,是否會給系統帶來一定的壓力?據了解,今年9月下旬,網聯聯合多家銀行及支付機構針對高發支付交易場景開展了聯合生產壓力測試,測試共進行了3輪,壓測峰值超過2萬TPS(每秒交易數量)。
網聯方面表示,在本次測試中,各商業銀行提供給網聯渠道的處理能力均不低于“雙11”目標值的50%。業內人士評論稱,通過此次壓力測試結果來看,應該可以扛得住“雙11”等重要支付節點的支付量。9月26日凌晨3點至6點,網聯平臺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以及支付寶等全國交易量最大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也針對高發支付交易場景開展了聯合生產壓力測試。
對于公眾關心的網聯清算是否會影響支付體驗,業內人士昨日再次給出定心丸,表示網聯的出現不會影響支付日常使用,反而會使得資金更加安全。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更直言,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未來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或降低消費者使用成本。
?
?
相關鏈接:
20余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 支付寶能否扛住雙11?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