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華網特別訪談“專家帶你讀報告”邀請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解讀報告訪談現場。新華網郭小天 攝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李由、何凡)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今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新華網特別訪談“專家帶你讀報告”邀請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解讀報告。他表示,細讀整個十九大報告,會發現一系列亮點,這些亮點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韓慶祥:共有十二個亮點。第一個亮點,是歷史新變革。它不是就工作談工作,因為就工作談工作是表面的。總書記是從歷史性變革、歷史性影響來談這五年的工作的。他談的是全方位、根本性、開創性的變革。
第二個亮點,是時代新開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總書記的報告中,從五個方面對“新時代”進行了闡述:一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三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時代;四是實現“強起來”的時代;五是中國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為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的時代。第一講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二個講的是“兩個百年”目標,第三個講的是人民美好生活,第四個講的中國夢,第五個講的是中國對世界的意義。從這五個方面,來解釋一個新時代。
第三個亮點是矛盾新內涵。1981年,我們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有一個明確界定,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增長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是在十八大以后我們中國站在強起來的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歷史方位來談主要矛盾的轉化。這個轉化,總書記這么來表述,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講是需求方和供給方。需求方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過去物質文化的外延,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等;同時,也提升它的內涵和質量,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講質量的。這就是說需求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供給方呢,習近平這么來表達,叫做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是從范圍來講的,比如說東部和西部的發展不平衡,也是就發展的領域范圍來講的。不充分,是從發展的層級和質量來講的。比如說,現在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量很大,但是我們發展質量有待提高,中國制造要走向中國創造,要發展很充分。我還要講一點,過去我們講“三個沒有變”:一是現在處在且今后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期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第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三是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個國際地位沒有變。但是,十九大報告中,基本國情依然沒有變,國際地位依然沒有變,但是,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轉變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