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么好的路 生活有奔頭
瓊海市嘉積鎮把村莊道路升級改造成旅游交通道路、騎行綠道,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帶動旅游發展。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今天一大早,晨曦微露,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沙田村村民張文順起床簡單扒幾口飯,就和3個同伴帶著割草機來到村路邊,開始清理雜草和垃圾。
“別看這條村路只有5公里,它可是我們附近幾千人通往外面的必經之路。”張文順說,以前路不好的時候,別說村里的瓜菜不能及時運出去,下大雨的時候村民連買包鹽都困難。
“真要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修了這么好的硬化路。大家都當寶貝一樣愛護,以前村民們整天喝酒睡大覺,現在路通了,大家都覺得有了奔頭。”村民張全光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同志在作報告時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而農村公路正成為村民脫貧奔小康的致富路。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東說,省委、省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高度重視,不斷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力度,已連續4年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為民辦實事事項。目前我省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到24659公里,去年省政府還啟動了交通扶貧農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設,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
瓊海市嘉積鎮禮都村村民陳玉芳對此就深有體會。她告訴記者,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村民們基本都外出務工,她自己也在深圳打了11年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讓老人們照顧。
隨著農村道路的完善,禮都村的交通優勢凸顯,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九成返鄉搞起了特色經營,陳玉芳也回村辦起了有機水稻種植合作社,如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她那座種滿鮮花的小院里,陳玉芳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親人在身邊,家就像個花園,收入也不錯,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她開心地說。
瓊海市還對部分農村公路進行提升改造,進行綠化美化,建成旅游綠道,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塔洋鎮魚良村村民陳昌翠就在“七星伴月”鄉村景區旁經營了一家水果驛站,這段時間正迎來旅游旺季,每天忙得不亦樂乎,“黨的十九大召開了,報告里提了那么多民生福利,相信我們的日子以后會越來越好。”
?
相關鏈接:
【十九大時光】非洲國家記者協會代表:應該深入學習并借鑒中國經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