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多市出政策鼓勵垃圾分類 分類倒垃圾積分換禮品
記者侯海燕 王雅春
倒完垃圾掃個碼積分就能打進卡
近日,泰安市第一批智能分類垃圾箱在岱岳區常家莊上崗,市民根據操作提示,掃二維碼,按下對應按鈕,就可將垃圾分類投放,還能獲得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目,可兌換禮品。
16日, 在泰安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 市民在兌換積分。 本報記者 侯海燕 攝
“今天我拿來了10個礦泉水瓶,一共兌換了20個積分,之前我攢了100分,想多攢點換塊香皂。”16日上午,在岱岳區常家莊村垃圾分類積分服務處,正在兌換積分的村民董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村有不少鄰居都來這兒兌換積分了。
與董女士一樣,家住常家莊村附近的嚴女士也手提一兜廢舊電池來到兌換點,管理人員幫助她用手機微信掃碼實名注冊,注冊后管理員給她一張磁卡,將卡放在掃碼機感應區上獲取一張條形碼后,貼在分類垃圾袋上,之后將垃圾袋扔進相應的垃圾桶內。管理員會將此次分類垃圾按相應標準兌換積分,打到嚴女士卡里。
“孩子愛玩遙控汽車,家里有很多廢棄電池沒地方扔。”嚴女士用50粒電池換了50積分。
泰安100個單位要建垃圾分類示范工程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進行處置前的重要環節,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進行無害化的方式處置,可減少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其他垃圾采用密閉專用車輛運送至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發電或運至填埋場進行規范化填埋。”泰安市環衛處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主任顏曦介紹。
“今后,泰安將在更多的小區設立兌換點,引導更多市民提高垃圾分類意識并參與其中。”顏曦說,綜合考慮居民生活習慣,在不增加群眾生活負擔的基礎上,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針對居民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習慣,以居民可接受、財政可承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為標準確定分類方式,制定鼓勵政策和措施。
據了解,泰安市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在全市中心城區和縣(市、區)選取10個居民小區、10個行政企事業機構、10個學校、10個醫院、10個商場、10個農貿市場、10個賓館、10個餐飲飯店、10個窗口服務單位以及10個鄉鎮共計100個單位,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工程建設。對示范工程建設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對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的,要追究責任。環衛部門鼓勵環衛工人規范操作,分類完成好的,一桶餐廚垃圾獎勵5元,直接與工資掛鉤。
鼓勵垃圾分類各地紛紛出招
濟南、青島也是全國首批強制推進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兩地也出臺政策采取措施鼓勵市民進行垃圾分類。在濟南,除了吃進垃圾就能“吐”錢的機器,在泉城路,還裝上了智能垃圾桶,除了可以感應開蓋投放垃圾和對垃圾自動壓縮處理,還能自動除異味。
威海去年就下發了垃圾分類試點方案,財政安排5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購買各種垃圾分類物資,以及試點小區、學校分類設施的設置、改造工作。方案根據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現狀以及今后的實際需求,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餐廚廢棄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四大類分類收集,垃圾箱顏色也各不相同。煙臺從今年8月開始,按有害垃圾、易腐(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進行分類投放。
?
?
相關鏈接:
長城上的“好漢”:每天背垃圾超百斤 穿鞋必大一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