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甘肅榆中縣甘草店鎮蔡家溝村的王海珍多年在四川打工,她錯過了六屆家鄉舉辦的民俗文化節,18日,回家辦事的她正好趕上第七屆的開幕式,王海珍帶著家人早早來到現場。
當日,已經舉辦了六屆的甘草店鎮蔡家溝村瓦房川民俗文化藝術節啟幕。第七屆民俗文化藝術節將以秦腔戲曲、鄉村大舞臺、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等為主要形式,進一步展現榆中縣現代農村生活的變化和精神風貌。
這種變化對于多年在外生活的王海珍來說,感覺尤為明顯。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家鄉能夠連續舉辦六屆民俗文化節,也驚訝于周圍村民對于健身、文化等發展的觀念轉換。“我們現在的男女老少都對健身很重視,愛跳廣場舞。這里也修文化廣場,有健身器材。”
圖為村民自編自演的節目。 楊娜 攝王海珍口中的變化,在蔡家溝村黨支部書記蔡漢儒看來,正是民眾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表現。物質生活富足之后,村民開始注重自己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前誰出來跳舞,家里老人罵,現在不跳舞,反而還罵,大家都很重視這個事情。”文化廣場的修建、鄉村衛生的整潔,以及人們對于健身跳舞等娛樂生活態度的轉變,都讓蔡漢儒真切地感受到,這個落后的山村在日益進步著。
榆中縣地處蘭州東郊,與蘭州主城區零距離接壤。榆中縣副縣長王興明介紹,榆中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遺跡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來,榆中縣重視文化榆中建設,全力實施文化旅游壯大工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升鄉土文化活動品牌效應,在爭創全國全域旅游試點縣和田園綜合體試點縣進程中,積極弘揚民俗文化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地處苑川河中游的蔡家溝村,多年來堅持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承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化。王興明認為,男女老少齊參與已經成為了蔡家溝村舉辦文化節最有利的條件,形態各異的各類活動,體現了村民對于文化發展最真實的理解。
作為此次民俗文化藝術節的承辦方,土生土長于蔡家溝村的張海云,走出蔡家溝村之后,為家鄉的文化事業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他看來,民間民俗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層,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堅持弘揚傳統民俗文化的基礎上,榆中今年的民俗文化藝術活動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做好節慶文化活動的同時,推出一批反映本土風貌的舞蹈、歌曲、文化精品。以鄉村為舞臺,讓農民唱主角,重點反應榆中縣農村特色文化,突出展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成果。
“這樣既創新了文化‘三下鄉’的形式,也大膽實踐了以農村文化能人為代表的小團體大舞臺。”張海云希望家鄉能從這樣的節慶活動做起,引導村民認識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藝術,把瓦房川民俗文化活動逐步打造成榆中縣又一個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項目。(完)
?
相關鏈接:
甘肅建成十個“國字號”招牌 促特色農產品提質創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