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再延長三十年”是“定心丸”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對億萬農民來說,這是一顆“定心丸”;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而言,這是一粒“活絡丹”。
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確定三十年時間,是同我們實現強國目標的時間點相契合的。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我們再研究新的土地政策。我們黨的土地政策是長期穩定的。
再延長三十年,穩定了農民在自己土地上深耕的心。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農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事關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再延長三十年”的承諾,讓土地的各種承包者和經營主體可以放心地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甩開膀子干下去。
再延長三十年,穩定了農民安心外出務工的心。雖然脫離土地,出走他鄉,但回望故土,仍有一方田園可以守候。對2.82億農民工來說,家里的“一畝三分地”依然是他們的心理依托。長期穩定的土地政策,既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可以安心在城里放手打拼,也讓返鄉創業、依托承包土地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一展身手,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
再延長三十年,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活絡丹”。穩定土地承包權,讓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更“活”。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從承包權中分離出可以流轉、抵押、貸款的經營權,可以使農村土地變為活資本,讓農民可以創造性生產、創造性勞動、創造性發展,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這將進一步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讓廣袤農村變成更加充滿希望的田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