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共產黨以無私的斗爭精神,開啟了一場自我革命、自我再塑的偉大工程。鐵腕反腐、凝心聚魂、正風肅紀、堅毅擔當……重錘之下,火花四射。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再塑黨的形象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五年探索之路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0-21 13:59

      以信仰為魂,再塑理想信念

      湖南省長沙市書院路356號,車水馬龍掩映書香之靜,莊重典雅的青白色建筑頂部,“第一師范”校名赫然醒目。

      2017年七一前夕,21歲的大三學生王佳蓓和同學們一起面向鮮紅黨旗,莊嚴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整整100年前,求學于此的毛澤東曾寫下震動全校的文章《心之力》:“愿與志同道合、追求濟世、救世真理者攜手共進。”

      追求真理、不懈奮斗,是兩個世紀的年輕人穿越百年的精神共鳴。

      人以神立,黨以魂興。

      縱觀中國共產黨96年奮斗史,創造奇跡的方式有千百種,但鑄就偉業的根基只在一處——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進之路。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短短49個字,既是繼往開來的政治宣言,更是直面問題的政治警示。

      2017年國慶假期,北京展覽館里人潮涌動。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十展區,蘇榮、王珉、周本順、仇和等人親筆書寫的懺悔書引人深思。

      “我雖然被開除了黨籍,但我不會忘記組織45年來對我的培養。我會永遠記住黨組織這個家,記住黨這位可敬的母親。”透過周本順的字跡,有的人看到了他對罪行的悔恨,有的人看到了他對組織的眷戀……

      然而,就是這個有著45年黨齡的河北省委原書記,落馬前曾在自己的多處住所內擺設佛堂佛龕,每逢初一、十五,都按時在家燒香拜佛,甚至自己養的一只烏龜死了,還專門手抄經文一起下埋……

      很難想象,這個組織培養多年的老黨員、黨的高級干部,一面大肆貪污腐化,一面乞求神佛保佑的樣子。

      更難想象,如果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充斥了這樣背棄信仰的荒唐行徑,它的精神大廈還怎么能穩如泰山、感召人心?

      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遺忘——

      “我什么時候出生記不得了。我入黨的日子還記得,1954年10月7日。”在101歲的老紅軍劉光登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初心。

      84年前,17歲的劉光登在中央蘇區參加紅軍。一同參軍的10位少年中,他是唯一活著看到革命勝利的人。

      忠貞于自己的信念——幸存的和犧牲的紅軍將士穿越時空的吶喊,回答著中國共產黨從哪里出發、為什么出發的根本命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17年6月,在山西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鄭重地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

      他動情地說:“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惟有信念信仰之火的引領,才有創造歷史、繼續前進的不竭動力。

      真理,時時刻刻需要擦亮——

      上海陸家嘴,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聳入云端,俯望遙遠清晰的天際線。

      在這座世界第二高樓里,活躍著30多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600多名黨員。一個普通的工作日,22層500多平方米的“金領驛站”里,24歲的聯合黨支部書記陸家瑋正和黨員們一起,交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的體會。

      “在這里,我們不僅領略物理高度,更擁有信仰高度;不僅視野廣闊,更理想遠大!”陸家瑋說。

      5年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系列黨內政治思想教育環環相扣、深入推進,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擴展,再塑全黨本色初心,使信仰之根扎得更深更牢。

      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必須義無反顧地堅守——

      紀律處分條例和廉潔自律準則一體修訂、一并公布,劃出紀律“底線”的同時,標明應當遵循的道德“高線”。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

      如果說,制度是無形的約束;那么,榜樣就是鮮活的標桿。

      時隔20年重啟“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評選,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制定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勛章”授予辦法……所有這些新時期好干部標準中,第一條也是第一位的,都是“信念堅定”。

      30歲的他,被百姓稱為“黨的好干部”。

      在重慶白沙鎮,副鎮長張昭源已先后在3個鄉鎮工作6年,跑遍了所有的貧困村。這名清華大學高材生畢業時只給了自己一個選擇:到最艱苦的基層,實現最遠大的理想。

      “我是共產黨的一分子,我的信仰決定了我的選擇。”張昭源說。

      幾十公里外的歌樂山,渣滓洞監獄舊址,陰森的囚室,冰冷的刑具,謁祭英魂的人們仍可感受到當年的白色恐怖。

      在此英勇就義的200多名革命志士,大多出身衣食無憂的富裕家庭。投身革命、舍生忘死,人生的抉擇源自“為絕大多數人奮斗”的堅定信仰。

      今天,在共產黨人信仰的旗幟下,越來越多人同樣作出無悔的選擇——

      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放棄海外優渥的生活,將生命的涓滴細流匯入報效祖國的汪洋大海;縣委書記廖俊波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用胸中燃燒的火焰溫暖身邊的群眾;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扎根太行,用比山還堅定的意志幫助群眾脫貧致富……

      理想信念的張揚,挺起8900多萬共產黨員的精神脊梁,大大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中國共產黨再次因純粹和純潔,變得可敬、可愛。

      “今天,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五一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師徐川的一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這個逆襲的政黨誕生之初沒有任何光環,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產……是什么讓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不是別的其他政黨?答案只能是兩個字:信仰。”

      這位青年教師的黨課場場爆滿,需要提前占座,課堂上始終掌聲不斷。

      今天,從現實生活到網絡空間,越來越多80后、90后成為知黨愛黨為黨護黨的生力軍。

      中國共產黨人再次因崇高和理想,變得可親、可近。

      2016年建黨95周年前夕,一部時長9分05秒的視頻短片《紅色氣質》刷屏網絡。

      在激昂的國際歌旋律中,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從歷史深處浮現,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力量穿越時空、直擊人心。視頻上線短短幾天,網絡點擊超過一億次。

      一位北大學生留言:“理想信念從來都在我們心中,不需要灌輸,而需要喚醒。”

      上海興業路,歷史的街口。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近數萬條留言中,頻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70歲的退休工人、黨員余強華,帶著7歲的外孫,在僅18平方米的會場駐足良久,認真傾聽中國共產黨誕生時的細節講述。

      “不管有多少困難,只要有信仰,理想就一定能實現。”余強華感慨地說。

    [來源:新華網] [作者:霍小光 張曉松 羅宇凡 王建華 葉書宏 朱基釵 黃玥]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