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海內外文物裝備企業聚濟南“接單” 展廳“黑科技”受熱追
來自中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的200余家文物保護裝備企業21日在濟南參加供需對接會,搶接中國各地文物保護單位訂單。讓文物走出儲藏柜,走進展覽廳的最新“黑科技”受熱追。
與會供需雙方表示,近年來文物展示與文物保護已處于同等重要位置。博物館在策劃優質展覽和互動體驗活動上投入大量先進科技和資金,讓文物走出漆黑的儲藏柜,走向明亮的展覽柜,已成為海內外博物館行業發展的新課題。
來自大連的科技公司,利用生物塑化技術,把動物標本中的水和脂肪替換為高分子材料,保持千年不腐,還為動物標本設計生動姿態,讓它們從實驗室走進了展覽館。這項技術吸引多家博物館代表咨詢洽談。
從事博物館展柜玻璃生產十余年的參展商苗曉剛告訴記者,“讓文物活起來”的觀念已深刻影響展柜玻璃行業,十幾年前只要有玻璃隔離文物與觀眾即可,十幾年后博物館從觀眾的角度對展柜玻璃的透光度、清晰度、安全性提出更多要求,目前這一行業競爭比較激烈。
世界上8萬余座博物館面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讓文物“活”起來。意大利國家博物館協會原副主席芭芭拉·藍地在討論會上說,讓古老遺產融入現代生活是全世界博物館都在思考的問題,博物館應運用科技的力量,讓文物更鮮活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培養大眾對文物、文化、考古的興趣。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也認為,當前休閑產業日益繁榮,博物館的活動其實在與休閑產業爭奪觀眾,海內外博物館間應加強交流,借鑒成功案例,讓大眾選擇博物館。(完)
?
相關鏈接:
2017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開幕 水下考古成“吸睛”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