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日喀則聶拉木10月22日電 題:中尼邊境線上電話卡架起友誼之橋
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樟木口岸的中尼友誼橋上,尼泊爾邊防警察布爾納的對講機里傳來警長的呼叫聲,“留一下李星平新換的手機號。”
在布爾納一旁,中國聶拉木邊防檢查站尼泊爾語翻譯李星平探著身,用手劃著尼泊爾邊防警察的手機屏幕,用尼泊爾語念著號碼。
“最近我剛換了手機號,他們還沒來得及存。”李星平對記者說,橋對岸的尼泊爾禮賓村邊防警察站警長也有一張中國電話卡,是中國聶拉木邊防檢查站送的。日前,中新社記者在聶拉木樟木口岸探訪期間注意到,這張電話卡成了聯接中尼兩國友誼的橋梁。
樟木鎮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中尼邊境線上,是連接中國和尼泊爾的重要通商口岸。在2015年的尼泊爾“4·25”地震中,地處峽谷地帶的樟木鎮受損嚴重。此后,駐地民眾全部被轉移,只留下部隊官兵在此堅守。
“用尼泊爾電話卡,他們打不出去,也聯系不上我們。”聶拉木邊防檢查站信息化科科長陳曉慶對記者說,兩年前的地震,尼泊爾的手機信號塔被損毀。駐守在橋對岸的尼泊爾邊防警察,要往尼泊爾境內走上四五公里才有信號。
為方便聯絡,中國邊防官兵送了一張中國電話卡給尼泊爾禮賓村邊防警察站警長。在2015年的“4·25”地震以及2017年的洪災中,這張電話卡就發揮了作用。
“他們的食物供應很不方便。”李星平常年負責與尼泊爾邊防警察聯絡,他指著橋對岸的塌方點對記者說,地震后,路上塌方土石很多,道路受阻,物資難送達災區。2017年的洪災又讓受損的道路雪上加霜。
記者站在中尼友誼橋往尼泊爾方向望去,受地震及洪水影響,沿江一側的房屋不少已墜落至下方約二十米的江水中,斷裂的路基上散落著很多一米見方的山石,激流從山上沖刷而下,涌向路面……
獲知災情后,駐守在中尼友誼橋一側的中國邊防官兵通過電話聯絡,為尼泊爾百姓送去了大米、油等。“擔心他們餓肚子。”李星平說。
除了糧食,尼泊爾受災區還缺電。在橋一側的尼泊爾邊防警察每晚只能用柴油發電一兩個小時,白天將手機和對講機送到橋另一側的中國邊防駐守地充電。為了保障對方有足夠的電用于聯絡,中國邊防官兵在物資有限情況下,還不定期向對方捐贈一定量的柴油。
在探訪聶拉木樟木口岸當晚,記者站在中國邊防官兵駐地的樓前,樓后的發動機聲轟鳴。柴油發電時間也僅在早晚,共約5個小時。
為表示感謝,尼泊爾警察曾送給中國邊防官兵臘肉、辣椒醬。“他們的心意,我們心領就好了,他們的物資更有限。”同在中尼友誼橋執勤,李星平每年休假回來時,都會從老家帶些土特產給尼泊爾邊防警察,“有時也會帶被套給他們。”
“我是尼泊爾語翻譯,所以跟我打電話多一些。”在李星平看來,有了便捷的電話聯絡,官方間的接觸和交流就頻繁多了,兩國百姓的感情也更深了,“有時我還會給那張中國電話卡充話費,希望這部電話永遠不會停機。”(完)
?
相關鏈接:
千里追逃途中母親病危 刑警一邊抓賊一邊電話救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