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的老支書藍文友 遂昌縣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麗水10月22日電(記者 奚金燕 實習生 潘沁文 通訊員葉艇)為了給村集體還一筆過時的“死賬”,藍文友執著奔波了28年。作為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云峰街道西山下村的老支書,這個年逾七旬的老人每周必到信用網點還款,但每次都捏著那張28年前的借款單回來。如今,在信用社的幫助下,藍文友終于把那張被遺忘的借款單“送”回了“家”。
“還好得到了補救的機會,讓我找回了差點就失去的誠信。”藍文友坦言,28年來自己從未那么舒坦過。
將信用社收貸收息憑證夾入泛黃的賬本,藍文友感到很欣慰 遂昌縣宣傳部提供
時光回溯到28年前,藍文友時任西山下村村委會主任一職。當時,村里正在籌劃一個水利項目,向信用社貸款4500元,其中4000元項目費以生產隊的名義去貸,另外500元則存入藍文友個人賬戶用作利息償還。
來年,防洪壩建成,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村里收到遂昌縣水利部門補助的2000元錢,藍文友立即拿著補助的錢和生產隊的借款單去信用社還款?!霸琰c還掉早點安心?!彼{文友回憶道,考慮到村子經濟比較困難,信用社決定對于剩下的2000元給予減免,但之前存入他賬戶的那500元卻被大家遺忘了。
“等兩三年后我想起這500元錢,急忙去信用社還,結果還不了?!睂Υ耍{文友急得滿頭大汗,還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后,他就琢磨著先把借款單放家里,等信用社過來抽帳時再還,哪知道,這一等就是20多年。
農村信用社收貸收息憑證,藍文友終于還上了錢 遂昌縣宣傳部提供
“這錢必須得還上!”看著泛黃的借款單,藍文友默默打定主意。于是,每周定時到云峰街道的信用網點還款,成了藍文友生活的一部分。
“好幾次,工作人員看到單子上的日期,都嚇了一跳,這種‘老古董’他們見都沒見過,更別提還款了?!彼{文友唏噓道,“那么多年來我總覺得不踏實,看到借款單,我心里有100個過意不去?!?/p>
事情在2016年迎來轉機。因為西山下村蔬菜基地重組合作社,駐村干部張衛華找藍文友“支招”。得知張衛華的來意后,藍文友卻給他出起了難題:“只要你帶著我把錢還上,蔬菜大隊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此后,一老一少去往網點還款成了他們閑暇時間必須做的事,云峰街道還不了,張衛華就托街道信用社向遂昌縣信用社說明情況,并出示借款單的照片。
“從我們銀行的角度來看,由于生產隊已經解散,那500元其實已經是筆死賬了。我們也沒想到還會有這么‘較真’的人,要知道,這種陳年死賬的回收率幾乎是零。”時任云峰街道信用社主任的王斌笑道。
今年,遂昌縣信用社按程序激活了這筆死賬,計算出利息為115元,加上之前的欠款500元,藍文友總共需還615元。終于,28年后,藍文友徹底還清了這筆錢,這張壓在藍文友心頭的借款單,終于被他“送”回了“家”。
“誠信,是做人最起碼的底線?!彼{文友認為,人與人相處,就應該架起信任的橋梁,尤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以身作則、不忘初心。(完)
?
相關鏈接:
三亞海鮮“誠信筐” 讓游客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