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1日電 (記者方堃)“本次展覽在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舉辦意義深遠,我們相信通過對中法最悠久文化交流的重溫,能夠再次激發觀眾對工匠精神的崇敬和對生活藝術的追求。”21日,“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法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領事費保羅發來賀信。
圖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展品。 方堃 攝提起法國,人們的第一聯想就是浪漫,絲綢正是浪漫的一種美好展示,體現了他們對優雅、精致、舒適生活的追求。
圖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現場。 方堃 攝據悉,法國很早開始使用絲綢。13世紀以后,養蠶絲織技術陸續由中國傳至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絲綢生產在法國廣泛傳播開來。而絲綢之路作為兩國交流的紐帶,在兩國文化、通信、商貿往來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展品。 方堃 攝
“絲綢是法國的財富,在我們的歷史中絲綢是一種時尚,絲綢之路則是一種獨特、持久的對話交流模式,對于整個國家來說,這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法國絲綢協會會長Xavier Lepingle表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得以讓他們以獨特的方式回顧法國絲綢歷史,重溫兩國交流歷史。
圖為:刺繡展品。 方堃 攝
據悉,法國從17世紀開始擁有獨立的絲綢工業;17世紀晚期之后,法國就成為了歐洲絲織業的霸主。目前法國整個絲綢行業的規模雖然縮小很多,不過其中的傳承與創新依舊令人驚艷。
圖為:絲綢鞋展品。 方堃 攝
在本次展覽以19世紀的法中絲綢交流、當代法國絲綢的繼承與創新為主題,展出17世紀以來的絲織精品、設計稿、意匠圖、織機、時裝畫報、品牌產品等等,共計約200件(組)。
圖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現場。 方堃 攝
“本次展覽意在通過絲綢,串聯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對絲綢時尚作出的貢獻。”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告訴記者。
圖為:“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現場。 方堃 攝
“這次展覽,可以說讓我們大開眼界,這些異常珍貴的西方織錦在我們眼前重現,讓我們對那個年代的織錦結構、花樣、風格有了更多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習培訓班(織錦技藝傳承及創意設計研修班)學員王晨如是說。(完)
圖為:絲綢保護罩展品。 方堃 攝
?
?
?
相關鏈接:
蔣易穿絲綢套裝拍寫真 憂郁眼神盡顯慵懶風
海南打造中國最大的生態絲綢制品原料生產基地
調查報告:絲綢圍巾產品質量怎么樣?
“榮歸錦上:17世紀以來法國絲綢”展于浙江杭州開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