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著力提供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設“醉”美海口惠及市民生活
依托良好資源基礎,結合生態修復,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為市民提供了深呼吸的好去處。記者王浩寧 攝
傍晚,走進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空氣清新、景色優美,不少市民在草坪里、空中棧道上、廣場中休閑散步,談論著美好明天。
美舍河對于海口人來說,滿載著記憶、流動著鄉愁。但過去卻因污染而讓市民遠離,從2016年底開始,海口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技術路線,讓美舍河兩岸喬木高大挺拔、三角梅紅紅火火,親水棧道旁紅樹林里一群群魚兒游來游去,綠蘿在不知不覺中已爬上了岸邊火山石的擋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其實不僅是美舍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2013年以來,海口連續四年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第一;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優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100%。
海口還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和增綠護藍。近來,實施城市天際線、輪廓線、建筑風貌、綠化設計、城市色彩、夜景燈光照明、公共服務配套等7大城市更新計劃;深入開展“綠化寶島”行動,完成植樹造林13萬畝,完成海防林工程建設5478.7畝。加大城市的綠化力度,提升西海岸帶狀公園等23個項目景觀,完成125條道路、22個街邊街心綠地綠化補植。
同時,不斷加強濕地保護。積極申報國際濕地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計劃到2020年,海口濕地面積不低于43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立法將保護區范圍從5萬畝擴大到12萬畝。
在守住生態底線的前提下,全市重點發展高新技術、海洋經濟、新能源等綠色環保產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部淘汰列入海南省第二批淘汰落后產能計劃的38家企業,搬遷了5家市區內的工業企業,逐步消除結構性污染;全面取締“十小”企業,2016年實現單位GDP能耗強度下降3.32%。
而且,全面落實國家“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綜合整治。特別是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通過采取控車、降塵、禁燒(燃)、限烤、治企、增綠等六大措施,全面取締露天燒烤攤點,全市中型以上餐飲服務企業油煙凈化設施安裝率達90%以上,且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4.62萬輛(其中黃標車3.67萬輛)。
不僅如此,還對環境違法“零容忍”。堅持嚴管重罰,全力推動《環保法》貫徹實施,截至今年6月30日,立案查處企業共計610宗,罰款3416.33萬元。并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就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等問題進行責任追究17起,處理65人。
……
“作為全市環保工作的‘主力軍’和‘參謀部’,市生態環保局將以更嚴的標準、更實的措施、更硬的執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讓海口逐漸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市生態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我市將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快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和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對發現環保問題建立臺賬,立行立改、標本兼治;推行市區兩級環保執法一體化、市區環保部門交叉任職,建立健全環境監察體系,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提升全市環境監管能力。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將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該負責人說,全市上下將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記者羅津
(海口網10月23日訊)
?
相關鏈接:
黨的十九大舉行第五場記者招待會 介紹保障和改善民生情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