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新網關注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
政府“指揮棒” 民意“連心橋”
“去年在家具城買了一套家具,今年6月發現有開裂,但家具店一直推脫,請工商局核實處理。”10月20日上午9點,海口市12345熱線接到市民投訴,要求工商部門30分鐘內聯系市民響應處置,工商部門在規定時間處置后妥善解決問題。經“12345”回訪顯示,市民滿意,此案辦結。
這是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每天數千個再普通不過的辦件之一:接到投訴,30分鐘到現場處置,回訪市民滿意。在海口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現場主任楊河看來,為市民游客解決問題,是“偉大而美麗的事業”。
城市熱線一頭連著市民,另一頭連著政府部門,是一座連心橋。近年來,海口把“12345”作為提升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務的重要途徑,市民與游客遇到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問題,只要有訴求,撥打電話都能得到及時回應。
在海口市12345熱線指揮中心,記者感受到這里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大廳內“聽民聲、集民智、察民情、解民憂”的標語是熱線的宗旨和目標,正前方墻面上大屏幕顯示“12345”組織指揮體系架構。
楊河是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元老,自2008年組建時就在此工作。如今雖已不在一線接聽來電,但仍會指導話務員工作,在她看來,最近5年熱線真正“熱”起來。
楊河用一組數字說明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熱度”:5年前熱線有22個坐席,55名話務員,如今達到80個坐席,150名話務員;5年前熱線一天的有效受理量為360個,如今有效受理量4200個,峰值達到1萬余個;受理渠道從單一電話擴展到電話、網絡、短信、彩信、微信、微博多種方式;5年前熱線成員單位只有53個,現在達到91個。
“接話量大大增長,不是說城市問題越來越多,而是說明政府服務越來越細。”楊河說。
她說,服務熱線的工作直接與市民相關,及時準確反映市民訴求就成為話務員的首要責任,“話務員要熟悉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打字也要每分鐘60字以上。”楊河說,每一位話務員在上崗前都要接受嚴格培訓,對待市民投訴要保持耐心細心。
十一期間,一位父親撥打12345熱線尋找走失的女兒,楊河指導話務員利用熱線發動全社會力量尋找女童,當走失女童被找到后稱贊電話打來時,她覺得為市民排憂解難,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海口市12345熱線顧問劉春林介紹,該熱線正在發揮政府服務“指揮棒、繡花針、連心橋”的作用,通過與全市主要部門和單位的聯動,打通數字城管、網格員指揮中心、公共聯動中心、三防指揮系統、交通視頻系統等6大系統,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機制和較為完整的組織服務體系。
劉春林表示,海口“12345”在全國熱線范圍內率先推出30分鐘響應處置機制,要求職能部門在接到辦件后30分鐘內趕到現場。此外,海口市出臺監督考核問責、首問責任、成員單位負責人輪流值班制度等辦法,倒逼政府加大對辦件的督查,重點治理不作為、慢作為難題。
五年來,楊河深切感受著海口政務服務之“實”:話務員一次辦件派發準確率達到90%以上,從接聽結束到派發工單不到1分鐘;所有的來電被分為幾大類,咨詢類辦件可以立刻解決,緊急類辦件30分鐘響應,投訴件48小時有答復,舉報件10個工作日答復,建議件24小時回復。
科學高效的處理方式讓市民對“12345”頗為信任,目前辦件辦結率達98%,滿意率達99%。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訴被處理在萌芽階段,海口全市的信訪總量同比下降了27%。
當前,海口市12345熱線又有新的深化方向:建立12345熱線+網格化工作機制。劉春林說,通過發揮數千名基層網格員熟悉轄區的優勢,讓12345熱線的觸角延伸到社會最基層,使每一名市民都有一個網格員“繡花針”的貼心服務,在一線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如今,海口更多的基層問題從被動來電變成主動發現。據統計,來自群眾直接來電的辦件比重已降低到43%,來自基層主動發現的辦件比重提高到57%。
海口12345熱線運行模式也得到認可,根據第三方平臺對全國31個省(市)的334條12345熱線服務質量的監測,海口12345熱線名列第26名,獲得“先鋒獎”和“駿馬獎”兩項大獎。
“不能從熱線角度去衡量市民和游客,熱線要站在市民游客角度處置問題。”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形成了共識:對于熱線而言,每個辦件只是工作量的四千分之一,但對于市民和游客,這是他們的百分之百。
(中新網海口10月22日電?記者?王子謙)
?
相關鏈接:
在其位謀其政 政績在民意閑談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