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發現的疑似海南水獺的糞便。(圖由毛腦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秦存平提供)
咦,海南水獺歸來?
五指山水滿鄉發現一坨珍貴的“糞便”
水獺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地村民稱20多年沒看到它了
近日,在五指山市水滿鄉毛腦村委會毛納河旁,一塊石頭上出現的一坨糞便引起了關注。因為當地村民認為這坨糞便疑似是消失已久的海南水獺物種的糞便。據悉,海南水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地村民稱該物種已在海南“消失”了20多年。
記者王天宇
巡查河道時發現疑似海南水獺糞便
10月21日上午,天氣晴好,五指山水滿鄉毛腦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秦存平和村民王進海、黃俐杰一行三人來到毛納村附近的毛納河進行河道巡查。
“前段時間受臺風影響出現了強降雨,為此,我便和村民一起對毛納河河道進行巡查。”秦存平說,當他們走到河邊的一塊石頭旁時,發現了石頭上有一坨新鮮糞便,呈散落狀,仔細上前一看糞便內有許多小蝦蟹的殘肢碎殼。
這一幕讓村民王進海和黃俐杰眼前一亮。“這不是20多年前生活在這里的海南水獺的糞便嘛,我見過水獺的糞便,以前我們這里很多,它們就是喜歡將糞便拉在石頭上,就是這個樣子。”王進海說。
聽了王進海的這番話,讓秦存平更是興奮。自從他兩年前來到毛腦村委會當駐村第一書記后,就沒停止過對海南水獺的尋找,這次發現疑似海南水獺的糞便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他不但是駐村第一書記,還是一位保護動物研究的興趣愛好者。當他聽當地村民說以前這里有很多海南水獺活動后,幾乎每次去毛納河巡查,他都會留意海南水獺的活動蹤跡。
“為辨別這坨糞便到底是不是海南水獺的糞便,我立刻用手機拍照后,將照片發給了相關科研機構。”秦存平說,根據目前初檢結果,發現的疑似海南水獺的糞便就是海南水獺的糞便,但這一說法還有待驗證。
當地村民稱
水獺已消失20多年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水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沿著溪河、水庫等水邊活動。全世界有7屬13種,我國有3屬3種,海南有2屬2種,分別是歐亞水獺和小爪水獺。最后一次對海南水獺的文字記錄,出現在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動物室和中山大學生物系1983年出版的《海南島的鳥獸》一書中。資料描述,水獺是一種半水棲的中型食肉獸,身體細長而腰身渾圓,四肢粗短,柔軟靈活,絨毛密厚而柔軟。一般棲息在水域較緩、水清澈的河灣地段,主要以魚為食,壽命約六年左右,一生只生兩胎,繁殖率很低。國內水獺曾遍布于南北各地包括臺灣和海南島。小爪水獺是水獺中最小的一種,外形與普通水獺相似,但個體較小,體重一般不超過3公斤。
“聽當地村民講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邊的毛納河里有幾百只水獺嬉戲,因喜歡把大便拉在河邊的石頭上,常被人忌諱。”秦存平說,由于獺皮價格昂貴,肝臟被認為是貴重的中藥材,水獺曾受到獵獺者窮追不舍,導致水獺數量劇減。從那以后,海南水獺就再沒有出現過,至今已有20多年。
當地已安裝監控
等待海南水獺出現
據當地村民介紹,水獺喜歡吃小河的螃蟹、蝦和小魚,最喜歡吃的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花鰻鱺”,是花鰻鱺的天敵。
“以前在毛納河里根本看不到花鰻鱺,現在偶爾在河里會發現幾條。這說明海南水獺的數量很少。”秦存平說,如果石頭上的糞便真的是水獺的糞便,就能證明這里還有水獺的活動痕跡。
據悉,為了能夠證實水獺在毛納河出現過,目前,當地已在河道旁安裝了監控攝像頭,等待海南水獺的出現。秦存平說,如果真能拍攝到海南水獺的活體,他將向相關部門申請,制定可行的保護方案。
對此,媒體也會進行跟進報道。
?
相關鏈接:
海南代表團基層代表忠實履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