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尋新疆老同學
記者輾轉找線索
新疆和田日報和本報聯手尋人
□幫辦記者 王素蕾
讀者求助晚報尋人
國慶節前,72歲的省會市民趙國勝致電晚報天天幫辦熱線,想尋找現在新疆和田的老同學陳文天。據他介紹,在北京上大學時,他和陳文天是好朋友,兩人來往非常密切。陳文天是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人,1968年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分配到新疆和田市,聽說退休后還在和田,“估計現在得有75歲了”。
二人是齊齊哈爾市民族中學的高中校友,陳文天比趙國勝高兩級。后來,陳文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趙國勝考上了北京政法學院,陳文天先聯系上了趙國勝,二人成為了好朋友。大學期間陳文天還曾經給趙國勝介紹過女朋友,趙國勝說,他二人上學時經常一起聚會,把魏公村附近的飯店基本都吃遍了。“學會喝啤酒還是陳文天教我的。后來他分配到新疆的軍墾農場后(據記者了解,新疆沒有軍墾農場,可能是建設兵團),還給我來過兩封信,后來再分配,我們就斷了聯系。一晃五六十年過去了,我寫回憶錄時還專門為他寫了一個章節呢。后來又多方打聽,有的老同志說他可能在新疆和田。現在也可能是歲數大了,經常回想起上大學時的事,特別想找到好朋友陳文天,送給他一本回憶錄,再一起敘敘舊情。”
聯系當地媒體一波三折
記者輾轉聯系上了新疆和田市當地的媒體,經向電視臺、電臺問詢,均無此類幫辦欄目,后又聯系上了和田日報社。此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讓記者體會到了新疆人民的熱心,記者從網上搜到和田日報社的電話打過去之后,發現竟是居民家的宅電,記者道歉并解釋了原因,不料居民也是個熱心人,她說:“我給你一個吧,總有人打錯我家電話問日報的電話,于是我就找了一個正確的記下來,再有人打過來問就給了他們,這樣大家就不用再找了。”真是太巧了,天天幫辦遇上不怕麻煩還幫助解決問題的好心人。
兩地聯手尋找線索
記者按照熱心大姐提供的電話順利找到了和田日報新聞部,遺憾的是該報也無此幫辦尋人欄目。熱心的編輯給了報社網絡新聞部朱主任的電話,經記者電話與其溝通,朱主任讓記者將詳細尋人細節發至他的郵箱,同意在其公眾號幫助刊登尋人啟事。當晚,朱主任就發來郵件回復記者,詢問有無被尋找者的一些照片信息。經記者問詢趙國勝,得知沒有照片留存,“那時的條件不像現在這樣,所以沒有留下任何影像”。
10月18日晚,記者又聯系了趙國勝,跟他要了兩張他自己的照片,一張年輕時的,一張現在的,這樣效果會好一些。19日晚,記者將這兩張照片傳給了朱主任,并表示雖然希望渺茫,拜托費心找尋一下。昨日,朱主任回復記者稱,“只要這個人還在,相信會找到的。”
?
?
相關鏈接:
石家莊旅游8天攬金32.96億元 正定古城旅游火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