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寧易購推出一款塑料快遞盒,使用時是一個方形的塑料箱,買家簽收后,快遞小哥就會將它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庫重復使用。據悉,這種共享快遞盒單個制作成本是25元,預計單個快遞盒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單次使用成本0.025元。京東也推出了循環包裝袋,這種包裝袋以抽拉繩密封,買家到自提點帶走商品后,包裝袋由配送員回收,返回倉儲再次使用。菜鳥網絡也即將與合作伙伴、商家一起,在全球啟用20個“綠倉”。(10月22日《都市時報》)
從報道可知,很多電商平臺推出循環包裝袋、塑料快遞盒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原料紙價“一路高歌”,瓦楞紙(快遞盒的原材料)的價格甚至在一年內暴漲了七成,導致紙質快遞箱成本大增,共享快遞盒、循環包裝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遞袋隨之誕生。這應該算是經營成本提高倒逼企業更加“重視環保”的事例。但毋庸置疑,在網絡購物高速發展的今天,綠色包裹的使用客觀上將大大減少環保壓力,值得推廣。
在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購大國的背景下,快遞包裹的使用也大量增加。而很多商家為避免商品運送途中損壞,則不惜層層包裝,一些商品被裹得像個“粽子”。快遞包裹基數的增多以及單個快遞的過度包裝,既浪費自然資源,同時消費者不能二次利用的包裹又成了只能丟棄的垃圾,進而對環境保護形成壓力。2016年10月,國家郵政局發布《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僅包裝使用的膠帶總長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據統計,2016年中國產生了300億個快遞包裹。據預測,2018年將達500億個包裹。
數量如此龐大的快遞包裹和膠帶,對環境資源的危害可想而知。特別是,不像一些塑料袋那樣可以被居民作為垃圾袋二次利用,很多快遞包裹在消費者拆封后就當作垃圾拋棄,直接損害自然環境。因此,使用共享快遞盒、循環包裝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遞袋等可以重復多次的包裝也就成了當務之急。根據報道,一些塑料包裝盒雖然制作成本較高,但是結實耐用,可在節省膠帶和包裝的前提下對內部商品形成保護。而且折算下來,其使用成本比易損壞、不能重復使用的紙質包裝箱要低很多。
即無論是從保護環境角度還是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角度出發,綠色快遞包裹都值得大力推廣。條件成熟時,相關部門有必要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加大綠色包裹的覆蓋率。當然,具體推廣過程中可能還面臨消費者不習慣、快遞員難以接受等阻礙。如使用綠色包裹需要快遞員當著買家拆開包裹,將商品交給消費者后收回包裹,但一些消費者不愿意快遞員看到其購買的商品,或者一些商品本身就是隱私物品。加之快遞員拆包裝、回收包裝會浪費其投遞時間,在按件計費的收入模式下,快遞員的積極性可能也不高。
因此,推行綠色快遞包裹時,還應對消費者及快遞員進行適當激勵。如不妨以積分、優惠券、減免運費等形式對主動選擇綠色包裹的消費者進行獎勵,并按件獎勵回收綠色包裹的快遞員。這樣才能讓減少包裝浪費,使用綠色快遞包裹成為商家、消費者和快遞企業的自覺選擇。(史洪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