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印斌
據報道,西安市物價部門日前出臺辦法,規定民辦幼兒園制定調整收費標準在本行政管轄區域內過高,調整收費標準幅度過大、增長過快的,物價部門可啟動成本調查。這一辦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在“天價”幼兒園日漸常態化、家長不堪其累的背景下,西安出臺規范民辦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自然擊中了民生痛點,引發廣泛關注,并被寄予了很高的期許。人們不僅樂見西安市能夠管好民辦幼兒園,更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能夠主動跟進、積極作為,使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更透明、更合理。
近年來,民辦幼兒園強勁發展,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各地學前教育的不足,也為家長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的可能。這些民辦幼兒園辦學靈活,服務也周到,特別是能夠為非戶籍人口提供服務,接納流動人口子女入園,受到社會普遍歡迎。但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的民辦園在收費上飽受質疑,不僅價格高昂,也缺乏透明度。據媒體報道,像武漢、廣州等地,甚至出現了每年10萬、20萬的天價收費。
這個時候啟動民辦園成本調查,確實有助于搞清楚收費是不是合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收費的正?;τ谀切┮贿吔邮苷a貼,一邊仍高額收費的民辦園,也會多一層約束。
只是,這其中也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才能啟動調查?事實上,西安市這一消息發布后,據當地《華商報》跟蹤采訪,當地幾個區物價局卻表示“這個不屬于我們管”“需2/3以上家長聯名申請”“需區教育局委托才能調查”……及至西安市物價局介入,才最終確定“將盡快出臺一個統一的、具體的、規范性的文件,以規范民辦幼兒園成本調查工作”。而從文件到現實,或許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再就是如何界定合理與不合理。民辦園的收費怎樣才算是合理的?這個不好講,至少也暴露出相關制度、標準的缺失。而在確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標準之前,不妨先搞清楚成本。比如,有必要對教職工工資、津貼、補貼及福利、社會保險支出、公務費、業務費、降溫取暖費、資產折舊費、租賃費、修繕費、幼兒保育教育和生活必需品費用等正常辦園費用支出一一算賬,賬目清晰了,則收費是不是離譜,相信不難搞清楚。
其實,部分民辦園收費畸高,可能是一種自由選擇的市場行為,但主要還是與制度缺失有關。這一點,從西安市出臺民辦園“成本調查”辦法引發熱議,可見一斑。要知道,“成本調查”并非什么新鮮事,然而一旦加諸民辦園,卻讓輿論興奮,只能說明此前并無任何部門慮及此點。這顯然是有問題的。盡管民辦園從事的學前教育,應該屬于基本公共服務范疇,為何在管理上如此滯后?
何況,公眾的不滿還在于,很多家長并非自愿選擇民辦幼兒園,而往往是無法進入公立幼兒園的無奈之舉。也就是說,“天價”幼兒園的勃興,并非完全是市場行為,而是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充分密切相關。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定要進學堂,公立幼兒園學位難求,只好去民辦園。媒體報道,大城市每到公立幼兒園報名時候,徹夜排隊、托人求情等等并不鮮見。
因此,對于當下民辦園的收費亂象,一方面固然要通過成本調查等辦法加以約束,糾正諸多不合理的收費,使之逐漸回歸正常、合理的軌道。另一方面,也是根本之道,則在于必須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相關部門要加大公立幼兒園的供給,徹底扭轉此種不均衡不充分的現象,讓孩子們都能獲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而如何落實“幼有所育”,值得各地各部門深思。22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教育整體上已進入世界中上水平。成就可喜,但所有這些成就理應從“人生第一步”開始。(胡印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