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力量
-記者王玉潔陳蔚林
實習生王茹儀
“年輕人都喜歡美的東西。我們要將美麗生態作為奮斗目標,奉獻青春!”10月23日晚上央視播出的新聞聯播里,身著潛水服的海南大學海洋學院研究生古倩怡以自信的笑容為海南青年“代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連日來,這些充滿希望的句子,在海南各界青年中廣泛傳播,引發熱議。他們牢記習近平同志對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諄諄囑托,誓要將個人青春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
這幾年,古倩怡所在團隊一直致力于國家海洋局發起的“大洲島整治修復及保護任務——珊瑚海草養護與修復”項目,通過在項目區域——大洲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投放自主研發的海底流沙環境珊瑚移植礁基、移動式珊瑚繁育裝置、移動式珊瑚礁基等裝置,移植珊瑚面積達0.5公頃。
截至目前,移植珊瑚成活率高達95%,且長勢良好,吸引了不少魚群聚集、寄居。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觀測到大量珊瑚產卵現象。
“我們要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國家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古倩怡對項目的未來很有信心。她發現,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等寫入其中。也是在這份報告里提出“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表明了,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終將無愧于這個時代。”古倩怡說。
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團委書記王鵬告訴記者,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應牢記立德樹人的育人初心,把十九大精神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終,爭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學生的引路人。
乘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東風,剛走出校園不久的90后王海強召集了一批來自廈門大學研究海洋的專業型人才,成立了海口百川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護性開發海南的天然海水海綿生物資源。王海強說:“十九大報告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身為21世紀的海洋人,我愿把青春夢想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去。”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員備感振奮。前幾年已與企業合作開發了椰子油等科技產品的他們表示,將繼續弘揚不畏困難的科技創新精神,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同時關注市場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奉獻青春力量。
(本報海口10月24日訊)
?
相關鏈接:
真便民!海南“不見面審批”讓群眾“不跑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