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敦煌10月25日電 (記者 劉薛梅魏建軍)“一畝地節約300方左右的水,全生育期不澆水,這樣篩選出的棉花更加抗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室主任馮克云在敦煌棉花試驗田間接受記者采訪說,下一步可在全國布置多點試驗。
敦煌棉花試驗區位于敦煌市肅州鎮,海拔1138m,年平均降水量39.9mm、蒸發量2486mm,日照時數3246.7h、年均氣溫9.4℃,屬典型的暖溫帶干旱性氣候的沙漠綠洲區,區內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是甘肅棉花主產區。
圖為節水棉花。劉薛梅 攝
農諺說“土是本、肥是勁、水是命”,但在水資源極度緊張的情況下,馮克云和他的研究團隊自2007年開始,便著手節水棉花資源篩選、品種選育、抗旱節水技術集成研究及試種,經過十年的試驗研究,為棉花節水品種和配套技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儲備。
10月24日,山東棉花研究中心生理生態研究所主任孔祥強在馮克云的試驗地里精細的挑選抗旱品系,他說:“山東有大量的濱海鹽堿地,在當地推廣種植抗旱性強的棉花品種具有很大的潛力,而棉花對干旱和鹽堿產生的脅迫是一致的,抗旱性強的品種同時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
孔祥強在田間篩選在全生育期不灌水條件下表現優良的單株材料,還不時地在棉株上掛標簽并采摘一個個棉鈴,在近一畝的試驗地里,他篩選到400多個品系??紫閺娬f,從篩選的材料來看,不同材料的抗旱性差異相當大,我們將會從分子學的角度來研究它的抗旱機理和抗旱基因功能研究,為進一步基因功能改造提供理論依據;棉花大群體材料的抗旱性篩選之所以放在敦煌,因為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在敦煌所篩選的抗旱材料也非常過硬。
圖為棉花新品種示范區。劉薛梅 攝
一般情況下,敦煌棉區的棉花從出苗到成熟需要澆灌四次水,馮克云抗旱試驗的棉田只在播種前澆了一次水,在保證棉花能夠出苗后全生育期不再澆水,棉花通風透光性好,雜草生長慢,棉花病蟲害輕,節水棉田更減少了人工整枝、化控、打頂尖和防治病蟲害的人工投入,這種抗旱節水、減投增效的研究已然走過十年,望著田間畝產兩百公斤的節水棉花,馮克云信心十足地說:“目前還處在材料篩選和試驗研究階段,一旦培育出穩定的抗旱節水型棉花品種及配套技術,便可以大面積推廣。(完)
?
?
相關鏈接:
甘肅清水深秋漫山紅遍別樣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