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修
我們不生產人類,我們只是人類的搬運工。
為什么關于高鐵的話題會上升到“人類”的高度?
因為,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的數據,十年間,中國高鐵動車組累計發送旅客突破70億人次。
這幾乎相當于,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坐過一次高鐵。
如今,高鐵動車組已成為中國民眾的主要交通出行工具。
不僅如此,高鐵已走向海外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與“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并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
中國高鐵哪些特點為世人稱贊?又何以重劃中國經濟版圖?
秒殺“新干線”
談到中國高鐵,人們往往會拿日本的新干線與之比較。但事實上,中國高鐵的性價比已遠超過日本新干線。
自今年9月21日,中國高鐵“復興號”正式運營,高鐵重回350公里/時,中國再次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
曾在日本留學的朱晨曦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日本新干線時速比中國高鐵低一些,一般300公里/小時左右,但票價要高很多。
朱晨曦舉例稱,以從名古屋到東京為例,兩地距離366公里,乘坐新干線需要100分鐘左右的時間,并且票價高達11090日元,折合人民幣646元左右;而如果乘坐中國的“復興號”高鐵,同樣的距離只需要70分鐘左右,并且票價僅為人民幣100元左右。
日本新干線訂票網站截圖。
華裔加拿大籍付琳閣告訴國是直通車記者,在加拿大高鐵(Go Train)票價雖然沒有日本貴,但速度比較慢?!伴_車四十分鐘里程,坐Go Train要也需要人民幣40多元,論高鐵的發展,還是中國最發達?!?/p>
隨著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并為中國中車,中國高鐵企業已成全球高鐵技術最大的供應商。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國都曾來考察京滬路線,預備引進中國高鐵技術。
2016年,被稱為高鐵“走出去”的元年,至今中國高鐵已經擴展到了亞、歐、非、美等五大洲數十個國家,能與日本等老牌鐵路強國進行競爭。在工程合作上,中國高鐵也探索出了更加靈活、更加本土化的方式,中國高鐵出海已經成熟。
世界銀行在2014年7月發布《中國高鐵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高鐵建設成本大約為其他國家的三分之二,而票價僅為其他國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具體而言,中國高鐵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為:時速350公里的項目為1.29億人民幣/公里;時速250公里的項目為0.87億元人民幣/公里。
世界銀行分析稱,除了勞動力成本較低外,高層規劃和規模效應也是中國高鐵如此廉價的重要原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對中國高鐵競爭優勢做過最凝練概括:“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p>
重劃中國經濟版圖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看來,高鐵已經開始全面改變中國,加快了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并幫助中國解決資源環境問題。
隨著中國高鐵的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也迎來了“高鐵時代”,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擴容、長三角膨脹,高鐵引領中國基礎設施升級,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和改善國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鐵最明顯的影響是對沿線產業和城市規劃的重新布局。
在長沙,武廣高鐵和滬昆高鐵路線在長沙交匯,長沙市規劃管理局總工程師王慧芳曾對外透露,長沙對整個城市的規劃進行了修編,涉及到2010年到2030年規劃。
高鐵縮小了城市距離,改變了幾大經濟圈各地各自為政的問題,很多產業規劃的體制問題迎刃而解。
以京滬高鐵為例,這條1300多公里的線路,“復興號”高鐵目前4個半小時就能跑完,更多人開始從乘飛機變成坐高鐵。京滬高鐵貫穿沿線四省三市,人口占全國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國的40%。
京滬高鐵實際上將東部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魯南經濟圈、安徽省會經濟圈等經濟圈連成一片,從根本上緩解了京滬鐵路運輸緊張局面,對于加快經濟圈及沿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中國中部地區來說,隨著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兩條大動脈貫通,中國中部六省“不東不西”的尷尬區位迎來突破。長沙、武漢、鄭州、合肥等高鐵樞紐興起,中部高鐵版圖如今架起“米”字形高鐵網。
以中部為圓心,這條“米”字形輻射的高鐵線路承接東西、順聯南北,貫通了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組成了中部經濟圈,進而重構了中國經濟版圖。
西部地區則通過蘭新高鐵、貴廣高鐵和南廣高鐵將新疆、青海、甘肅、廣西等地緊密串聯起來,加快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東部地區人財物的流動。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表示,高鐵除了將縮短的時間轉化為直接效益外,還會帶來市場圈、生活圈、就業圈擴大的間接效益。
丁寧寧則認為,高鐵使得中國城市之間的同城效應顯現,有利于鐵路沿線形成走廊產業經濟帶,有助于擴大地區間的分工,使得國內市場的統一性提高。并且也有利于農村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增加民眾的工作機會,擴大城市規模。
預計到2020年,中國200公里及以上時速的高鐵建設里程將超過1.8萬公里,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
高鐵能扶貧,還能治霾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高鐵不僅重構了中國經濟版圖,還成為中國扶貧的有力武器和環境改善的推進器。
中國官方正在進行的脫貧攻堅戰讓世人矚目,因其通過多種精準的個性化方式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被稱為“中國式扶貧”。而“高鐵扶貧”便是其中之一,并且是最具造血功能的扶貧方式。
以人稱“中原肺葉”、“北國水鄉”的河南欒川縣為例,因受交通落后、消息閉塞等條件限制,當地的旅游業發展潛力一度得不到釋放,經濟發展進而受限。
后來,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對口幫扶的欒川旅游扶貧公益項目——高鐵“奇境欒川”號通車,讓欒川旅游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以“高鐵+旅游”方式幫助了欒川地區脫貧,讓“青山”變成了“金山”。
除了助力扶貧,高鐵在改善環境方便也將發揮巨大作用。鐵路運輸有助于降低機動車的運行數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擁堵。
日前,中國環保部調研后曾建議中國鐵路總公司降低運價,以提高鐵路貨運比例助力京津冀治霾。
中國環保部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超過八成的貨運量依靠公路運輸完成,而柴油貨車是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大戶。降低貨物鐵路運輸價格,提高鐵路貨運比例,能夠將5%的貨運量由公路運輸調整至鐵路運輸,此舉將有助于解決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王慶凱)
?
?
相關鏈接:
環島高鐵系統啟動英語培訓教學 助推環島高鐵服務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