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溫泉謐境 國際養生家園
保亭:創建全域開放式大景區
生態立縣多措并舉守護綠水青山
清晨,天邊泛起了魚肚白,七仙嶺在霧氣氤氳中若隱若現,如同婀娜多姿的黎苗姑娘。保亭河碧水清流、鳥飛魚躍,河岸邊造型美觀的荷花燈像整齊排列的士兵,街道潔凈敞亮,整座縣城經過“鞏衛創文”的建設后,變得更加敞亮通透。
如果說海南藏有世外桃源,那保亭一定是其中之一。在這靜謐的雨林之城,不少候鳥老人將此地選為頤養天年之所。清晨爬山、晚上跳舞,偶爾上七仙嶺泡個溫泉,生活十分愜意。
保亭地處北緯18°以南,四季“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爽而不燥、潤而不潮”,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8000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100%。
保亭以生態立縣,則意味著要下大力氣保護好綠水青山,對破壞生態的行為“零容忍”。據了解,保亭環保局在今年第一季度共組織大小規模的執法行動60多次,出動執法人員300多次,車輛60多臺次,取締非法采砂點3處。銷毀抽砂機1臺,自動拆除抽砂機3臺,非法運砂車輛2輛、鏟車1部,共立案查處3宗、行政罰款4萬元。
據縣環保局副局長王維文介紹,從2010年起,保亭啟動森林生態效益農民直補,每年兌現農戶22125戶,享受直補農民達9萬多人,2010年至2013年共兌現資金7649萬元。2017年,直補標準提高到每人300元,極大地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森林生態保護意識,調動農民參與保護森林資源的積極性,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來,保亭林業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績,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實現雙增長。全縣森林面積149.1萬畝,林木蓄積量643.6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5.2%。保亭大力守護綠水青山,也給其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保亭旅游產業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讓民族民俗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亮點,更加吸引人,是保亭打造具有海南民族民俗特色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根本。保亭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形成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綠色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走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
全域旅游打造“東南西北”四大旅游度假區
保亭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合理的規劃指導保亭旅游發展。根據《保亭國際養生度假目的地建設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積極打造保亭全域旅游示范縣和保亭休閑養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開發休閑、養生度假旅游產品,全方位打造“旅游境區”旅游新業態;積極打造“海榆中線養生度假廊”“山泉海軸自駕休閑廊”養生度假“雙走廊”,統籌協調,打造“東南西北”四大旅游度假區。
據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介紹,保亭將繼續推進旅游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旅游新業態、新線路、新產品的開發供給,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為抓手,堅持“點、線、面”結合,突出黎苗文化包裝和休閑服務站點建設,打造旅游發展走廊和“東南西北”四大旅游度假區。
“發展全域旅游必然要整合全域旅游資源。我們以美麗鄉村、旅游景點、風情小鎮為點進行資源整合,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點線面結合,重點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和風情小鎮,豐富旅游要素,打造特色購物街區,創建全域的5A開放式景區。”王昱正說。
保亭的旅游資源豐富,僅5A景區就有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兩個,占了整個海南省6個中的三分之一。
除了繼續擦亮這兩大景區品牌,保亭還繼續精心建設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以及緣真神玉文化園、茶溪谷文化旅游區、仙安石林地質公園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區,以優質資源和高品質的開發打造保亭全域旅游發展品牌。實施全域化鄉村旅游,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特色”的思路,依托黎苗風情、田園風光、熱帶瓜果等資源,將景區、酒店植入農村,創建開放式無門票美麗鄉村、休閑鄉村。
此外,2016年以來,保亭共投入1500萬元對全縣導行標識牌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在縣城主要街道、車站和旅游景區、賓館酒店、鄉村旅游點等設置中英俄韓4國語言對照標識牌、導覽圖和村莊標示牌;加大公路沿線旅游化改造,建設全域旅游景觀帶和文化長廊;積極推進旅游廁所共建共享,新建及在建旅游廁所30座。
產業融合整合旅游資源發揮“旅游+”功能
來到保亭,這里有極富黎族苗族民俗風情的呀諾達景區與檳榔谷景區,美麗的七仙嶺上溫泉潺潺,獨具特色的布隆賽旅游度假區,給你不一樣的民宿體驗,茶溪谷中移步換景,每一處都讓你流連忘返。如何將這些優秀的旅游資源整合利用,推進旅游業與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揮“旅游+”功能呢?
王昱正表示,保亭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一城一園兩基地”(國際熱帶山地旅游城;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黎苗文化展示體驗基地、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的發展定位,做好推進旅游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保亭更要打造屬于自己的旅游品牌。保亭通過全域整合營銷,以主題旅游季活動為載體,提升保亭旅游吸引力。在實踐中,“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媒體聯動,旅行社跟進”創新模式,把景區、溫泉酒店、農樂樂和鄉村果園有機串聯起來,引導景區、溫泉酒店、美食和果園采摘進行產品組合,以大文化、廣營銷的理念,合力推廣保亭“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的城市形象。
依托濃郁的黎苗文化,保亭積極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探索“旅游+文化”發展。除了嬉水節,保亭每年還舉辦“三月三”“重陽登山賽”等旅游節慶活動及賽事;檳榔谷景區推出的《檳榔·古韻》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濃郁的黎苗風韻受到海內外游客的歡迎,被列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作為北緯18°上唯一擁有雨林溫泉的旅游勝地,溫泉一直是保亭最具特色的自然資源。“抓住這一優勢,保亭大力促進旅游業與健康養生產業的融合創新”,縣政協副主席、縣旅游委主任林孟地介紹,目前保亭已建成鶴川溫泉酒店溫泉康體理療中心、七仙嶺君瀾酒店溫泉康體中醫理療中心等醫療健康旅游項目、生態養生項目,正在建設雅布倫醫養結合項目。這些項目深化醫養結合理念,為游客提供醫養融合、康復療養、休閑度假一體化的健康療養和度假服務。
據了解,在今年嬉水節期間,保亭還整合資源,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產品,將景區、溫泉酒店、農家樂、鄉村民宿、露營地等有機串聯,進一步促進全域旅游業和特色餐飲文化的有機結合與健康發展。
保亭創新發展模式建設美麗鄉村
村民住上新房過上好日子
走進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什進村,立刻感受到了這里的安寧與祥和。這個小山村靜靜地被群山環抱,風吹稻浪,深深淺淺的綠如漣漪般在田間蕩漾,遠處是錯落有致的別墅式村居,昔日貧窮黎村如今煥發出新活力。
“做夢都想不到,短短幾年,新樓房住進去了,腰包也鼓起來了。多虧了當初村企合作,我們村民轉做老板,村里人也隨著景區開發吃上了旅游飯。”什進村村民董亞導說。
2010年政府在什進村引進了布隆賽鄉村旅游文化區開發項目。為了解決開發與保護的矛盾,規劃部門通過“大區小鎮”模式——通過打造秀美鄉村的創新實踐,建設不同風格的鄉村文化旅游度假群落,構成多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風情小鎮。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旅游開發“景區一片繁榮、周邊依舊貧窮”的局面。在生態保護方面,改變了一次性補償、搬遷安置的普遍做法,而是將旅游與農業相結合,把景區產業化,讓村民不失地、不失居、不失收、不失業,走上了一條確保天天有收入、月月有工資、季季有收成、年年有分紅(簡稱“四不一保”)的惠民之路。
通過村企合作新模式,什進村村民也親身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據悉,目前景區安置解決什進村和周邊村莊的53名村民就業。
截至目前,保亭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已建成布隆賽、番庭村、甘什村等一批美麗鄉村。2016年完成保城鎮什辦村、六弓祖烈村等13個文明生態村的新建及改造升級工作。
同時,保亭采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運作模式,在已建成的休閑農莊基礎上,規劃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農旅深度融合的特色田園綜合體,促進美麗鄉村建設與創建。
美麗鄉村,規劃先行。為進一步推動保亭美麗鄉村建設與現代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打造高端鄉村旅游產品,保亭已編制完成《保亭縣美麗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水尾村、大田村、什治村、南新村等一批試點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工作,正在著手編制南好村、什慢村等村莊的規劃設計工作,按照“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全面推進、配套建設、突出特色、持續提升”的要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保亭這些重點旅游景區邀您來
呀諾達
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善行旅游”合作調研基地。呀諾達地處北緯18度,距三亞市中心3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熱帶雨林,集植物奇觀、峽谷流泉、飛瀑怪礁、黎峒風情、熱帶瓜果于一身,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堪稱中國鉆石級雨林景區。
檳榔谷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是國家5A級景區,檳榔谷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公里的檳榔谷地而得名。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
七仙嶺
七仙嶺七座山峰以似人的掌指豎立,直指蒼穹,如仙女亭立,嶺名由此而得。前峰高大,海拔1126米,后六峰相依而小,其魅力在于溫泉、奇峰、民族風情和熱帶田園風光。全山密布原始熱帶雨林,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目前景區內已探明的植物500多種、動物500余種。在海南,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是唯一溫泉與熱帶雨林相結合的森林公園。
(本版策劃/易建陽本版撰文/陳棟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武昊攝)
?
相關鏈接:
保亭一酒店多次違規登記住宿信息 被罰款10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