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幸福做主
殘友相親會走起
殘友志愿者彈吉他唱歌助興相親會。李奔 攝
“剩男”、“剩女”是當今社會的熱詞,可見談婚論嫁并非易事,而對于殘疾人而言就更難了。但殘疾人也擁有享受愛情的權利,自己的幸福也可以自己做主。28日9時,第十四屆殘友婚戀交友聯誼會在晏都商務酒店召開。
殘友展示自我 追求幸福
社會如何在這方面幫助這一特殊群體呢?多年來,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通過為殘友們舉辦聯誼會的方式幫助其找到幸福,這是他們組織的第十四屆殘友婚戀交友聯誼會。
相親會大廳由五顏六色的氣球裝扮,人群熙熙攘攘,氣氛熱烈。為了活躍氣氛,聯誼會設計了很多游戲環節,比如猜歌名、蒙眼畫畫等,嘉賓們積極參加。
相親聯誼會設計了很多活動,鼓勵嘉賓們自我展示,有的嘉賓進行了詩朗誦,有的嘉賓唱歌,只為通過才藝展示為自己加分。
隨手禮讓嘉賓溝通更順暢
相親聯誼會到場嘉賓大概有兩三百人,包括殘友及其家屬。現場男嘉賓明顯多于女嘉賓。
嘉賓在心形墻上挑選心儀對象。李奔 攝
心語協會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大概有一百多人。紅娘團和心形墻一直是聯誼會的特色。每位想找對象的殘友都會有一位志愿者充當的“紅娘”陪伴。心形墻是由許多彩色心形卡紙串成,卡紙上寫滿殘友個人信息、擇偶標準以及殘友的編號。感興趣的話就可以通過編號聯系心語協會然后找到對方的聯系方式。
“隨手禮就是讓嘉賓來時帶一份小禮物,不用多貴重。禮物和寫有嘉賓聯系方式的小紙條放在一起,在換禮物的環節送給對方。”活動策劃者、心語協會工作人員陳女士稱,隨手禮是今年聯誼會的新特色,這樣做是為了方便嘉賓現場溝通。有鐘情的也有在觀望的倩倩是個臉色紅潤、身材結實的姑娘,正在和一個小伙子用手語愉快地交流。倩倩的父親說,女兒一進門就被小伙子和他母親“盯上”了。
倩倩今年25歲,大專畢業,現在在一家私企工作。“希望能找個自立、有房子的小伙子,最好缺陷也是一樣的,這樣交流起來比較輕松。”倩倩的父親說女兒很要強,自己撫養女兒也很艱辛,盼望女兒能有一個好歸宿。
對于這個正和倩倩“相談甚歡”的小伙子,倩倩的父親表示很有好感。陪同兒子來的宋女士正拉著另一個女士的手親切地聊著,宋女士的兒子今年39歲,患有輕度腦癱,但是自理沒問題,現在是個體戶,每月還能掙幾千塊錢。宋女士說,兒子的終身大事是她最上心的事。
在相親會上,宋女士和兒子找到了心儀女孩。“婚后你父母可以到我家里住。”宋女士拉著女孩的手,原來,女方在為父母的養老問題擔憂,宋女士希望能打消對方的疑慮。55歲的張女士坐在一旁默默觀望著,她已經參加了好幾次聯誼會了,但是還沒有看到合適的人。
張女士腿腳不靈便,離異多年,有退休金。她的心愿是找到一個有退休金、有住房、談得來的老伴兒共度晚年,不想孤獨終老。外國志愿者也來助力谷璐贊今年18歲,大概是殘友里年齡最小的。他用吉他彈唱了《成都》,聲音優美,全場掌聲雷動,很多人被感染和他一起唱了起來。
原來,他并不是來找對象的嘉賓,而是心語協會的志愿者,現在是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針灸推拿系的學生。谷璐贊談到自己參加活動后的感想:“大家享受愛情的權利都是平等的,這個活動讓我覺得很感動,這種活動是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懷。”
麗雅和童信妍是華僑外國語大學的兩名留學生,也是心語協會的志愿者,她們都來自意大利威尼斯,之前在國內沒有聽說過這種專為殘疾人舉辦的聯誼會,第一次參加都很激動,覺得這項活動很好。為殘障人士服務永不停息心語協會會長于海波稱,10月28日是心語協會成立21周年的紀念日。心語協會的宗旨是服務于困境家庭的青少年和殘障人士。
心語協會自2011年起舉辦殘友聯誼會,每年春、秋各舉辦一次。“聯誼會現場牽手可能不多,多數都是會后聯系。但我們的目的就是滿足殘障人士交友的需求,搭建一個交友的平臺。”于海波表示,心語協會會繼續走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道路上。
心語協會是一個社會組織,在全市18所高校建立了學生社團。大學生是協會的主干力量。“我參加聯誼會都是志愿者們來回接送,他們真的很辛苦。”坐在輪椅上的嘉賓楊女士對志愿者們深表感謝。
?
?
相關鏈接:
北京公園“相親角”假日也成景 父母代孩子相親
新相親時代:男士在相親時最看重女士什么,顏值?
成功率比年輕人高 重慶老年相親角火爆似“派對”
相親網站不能再野蠻生長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