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昆明出現女性專用停車位”的消息引發大家關注。經了解,這是一家服務企業為顧客所設置的車位,對比普通的車位,其位置靠近出口,且寬敞。有部分網友認為這是對女司機的關愛,但也有專家認為這會加深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應該“去性別化”改名為“新手停車位”。(10月27日澎湃新聞網)
可以理解,這家服務企業設置“女性專用停車位”的本意,其實是對女性的一種關愛,并沒有絲毫的“性別歧視”。在當今社會,囿于“女司機等同于馬路殺手”的偏見,很多人已經對女司機標簽化,認為她們上路并不靠譜,停車更是令人頭疼。因此,為她們單獨設置一些相對寬敞的專用停車位,實則是為了盡可能給她們提供一些停車的便利。
從情感上講,這種關愛值得提倡,但從現實需要來講,筆者覺得這種做法并不妥。
首先,這種停車位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能不能真正方便到有需要的司機。不管是為女司機行方便也好,為新手司機行方便也罷,我們可以預見,在當前停車位非常緊俏,而又不可能專門安排管理人員的情況下,或許“女性停車位”被“老司機”占用的幾率更大,那就完全違背了設置這種停車位的初衷。至于為其命名為“女性停車位”還是“新手停車位”,其現實意義并不大。再者來說,設置這種停車位,需要的占地面積更寬更長,如果不能物盡其用、達到預期目的,反倒是一種浪費,尤其是在很多司機滿大街找停車位的情況下,這種浪費更令人揪心。
我們可以再換個角度考慮這個事情,即便女司機、新手司機在這種“專用停車位”上獲得了一些關愛,但這種關愛也只是一時,換個地方、換個停車場,在沒有“專用停車位”的時候,他們同樣會面臨停車困難的問題,那又該如何辦?當然,或許有人會講,可以多設置一些“專用停車位”,但是大家想想,在公共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真要這樣做,會不會更加浪費?
事實上,就“停車難題”而言,并非女司機專屬,即便很多老司機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筆者倒認為,與其花心思設置“專用停車位”,不如在城市規劃的時候就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在設置停車位的時候,就適當給停車位“增肥”,或許這樣對任何司機而言都是好事。
當然,我們并不反對“專用停車位”,畢竟它也是城市文明、城市關懷的一部分,但要想真正解決好“停車困難”問題,更重要的還是司機本人,如果技術上有“缺陷”,不妨抽點時間多自我練習、自我提升,讓自己熟能生巧,也許會比寄希望于“專用停車位”更有幫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