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楚杰在家鄉投資的箱包公司一角。
中新網邵陽10月29日電 題:邵商成湖南“走出去”勁旅 歸雁續寫“出海”傳奇
作者 傅煜 王昊昊 曾曉風
將自家箱包產品穩占泰國三成市場份額,生意做到東南亞、歐美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后,闖蕩泰國十余年的劉純鷹又在家鄉湖南邵東縣續寫箱包“出海”的精彩劇情。
近日,一批產自邵東縣、貨值50萬的電腦包在深圳通關后被運往印度尼西亞。回鄉后,借助在海外積累的資源,劉純鷹2013年成立邵東箱包服裝出口協會,后又積極建設邵東箱包產業園,帶動邵東箱包出口額從當年的6000萬美元激增到2016年的3.4億美元,架起一座邵東箱包“流通世界”的橋梁。
劉純鷹是如今坐擁4萬億元資產,遍布海內外的百萬名邵商(湖南邵陽商人)中的一員。這群從中部欠發達地區走出的經商能人,實力雖不能與中國幾大主要商幫比肩,卻以抱團之勢在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地,成為湖南“走出去”的一股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一批發家不忘故里的邵商們近年來又結伴“歸巢”,助力一座內陸城市書寫引人注目的“出海”傳奇。
湖南境外投資民企“領頭雁”
“邵商”始于唐宋,成于明清,興于改革開放之后。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邵陽商人就由資水而長江,由長江而東海,由東海而世界,肩挑手提做買賣生意。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群迫于生計的邵陽人從小買賣的“地攤經濟”起步,逐漸在中國多地形成龐大的“游商部落”,其成員抱團發展,無論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活躍地區,還是偏遠的黑龍江漠河、新疆阿勒泰和西藏阿里等地均有現身。
發制品是邵陽市出口優勢產業之一。
邵陽赴境外投資民營企業總數居湖南首位;近十萬邵陽人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投資辦廠經商;泰國湖南工業園、老撾湖南工業園等全由邵商投資創建……繼承先輩的行商傳統,敢闖敢拼的近代邵商又乘著“一帶一路”東風,在海外闖蕩出一個個屬于自己的商業王國,與溫州商人并稱為“中國的猶太人”。
建設中的湘商產業園航拍圖。
在老撾萬象市偉多帕工業園,邵商李文科經營著當地最大、擁有100多名老撾員工的中國摩托車專營店。目前其摩托車產品銷量已占據老撾摩托車市場的30%以上,并以老撾為中心遠銷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
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老撾民眾的購買力遭受重創。在老撾做了幾年邊貿生意的邵東人李文科敏銳地發現中國造摩托車在當地市場的價格優勢,并從國內引進分期付款方式,使中國摩托車漸成老撾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意最輝煌的那年,李文科賣出了近5萬臺摩托車。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李文科又從中嗅到新商機,謀劃著繼續擴大在老撾的商業版圖。得知正在建設的中老鐵路將在老撾4座城市設站,李文科緊抓機遇,累計投入4000萬元在每座城市設立汽車經銷點。他還積極與中國境內的汽車企業合作,欲打造老撾最大的汽車綜合賣場。
如果說過去邵陽人遠赴老撾是為生計所迫,那么現在則是為了在當地經濟和產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今在老撾,有150余家企業和萬余家零售批發店由邵陽人創辦或經營,投資領域涉及老撾人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其中僅摩托車就占據了當地80%的市場份額,手機、服裝、箱包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從房地產商轉身橡膠行業的邵商劉小民現為老撾湖南商會會長。他于2013年在老撾波喬省發起建設的老撾湖南橡膠產業園,種植橡膠28.5萬畝,將成為湖南打造千億元人民幣產值的天然橡膠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目前10家境外湖南商會中,一半由邵商發起成立。”在邵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典維看來,邵商遍布全球各地,尤其是在東盟國家和地區具有絕對優勢,可打造成為湖南對接東盟的主陣地。
歸雁續寫“出海”傳奇
在邵商闊步“走出去”,擁抱世界大市場的同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在海外站穩腳跟的邵商翹楚和精英們,或懷揣回報桑梓的夢想,或被家鄉的投資環境和發展勢頭所吸引,又開始紛紛從四面八方“歸巢”。
“他們回來后確實發展得很好。家鄉邵東的箱包、服飾等小商品制造業發達,既有成熟的出口基地,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好政策。”看到劉純鷹等一批邵商在家鄉的發展成就后,經過全面考察,在墨西哥經營箱包生意多年的邵東人唐楚杰也跟著他們的腳步,成為回歸大軍中的一員。
作為較早回鄉發展的邵商之一,2013年,劉純鷹在邵東開創了“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并在邵東湘商產業園投資20億元,建標準化廠房,引進像他一樣的海外邵商回家創業。“前兩期開發的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銷售一空,成功引入27家企業,年出口創匯1.5億美元。”劉純鷹表示,要利用全球邵商資源不斷開拓境外市場,以龐大的國際出口市場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及上游產業鏈發展。
既不靠海沿邊,又缺乏強勢資源,地處湘中的內陸城市邵陽并不具備“走出去”的先天優勢。在一批率先“出海”的邵商的引領帶動下,邵陽小五金、打火機、發制品等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都被做成“大文章”,走出國門闖出大市場。而今,揮師回鄉的邵商們又借助自己在海外積累的資源和人脈,續寫邵陽的“出海”傳奇,為家鄉發展再建新功。
就在下月,一家埃及企業將來到邵東,與唐楚杰所在的公司現場簽訂一筆銷售金額超過100萬美元的背包、學生包出口訂單。2016年3月,唐楚杰在邵東買下幾千平方米的廠房,成立一家箱包生產加工公司。公司4條生產線同步作業,短短一年多來已將“邵東造”箱包源源不斷地銷往墨西哥、埃及、黎巴嫩、印度等國。“今年的箱包出口額有望超過兩千萬美元。”唐楚杰儼然已在家鄉迎來事業第二春。
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四年間,邵陽完成進出口39億美元,年均增長20.8%。今年前8月,邵陽市實際利用外資17827萬美元,同比增長22.9%,居湖南第3位。目前,邵商在該市的投資項目占當地招商項目總數的70%以上。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等實施,邵陽對外開放度及承接產業轉移能力日益增強,邵商回鄉投資興業的意愿愈發強烈。當地政府更是著力營造最優的經濟發展環境,熱切召喚游子回家。
近年來,邵陽大力實施邵商“回歸工程”,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決定》、《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迎老鄉回家鄉創業發展的若干支持意見》等一系列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同時專門成立邵商聯絡辦公室,主動服務邵商;整合行政審批職能,將232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全面下放,讓邵商回鄉投資安心、放心、省心、順心。
關注邵商回流現象的區域經濟學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柳思維認為,邵商的持續回流,將提升邵陽的城鎮化發展水平和質量,加快湖南省的產業結構轉型,進一步提升湖南的對外開放水平。(完)
?
?
相關鏈接:
融資額創歷史新高 湖南多措并舉推進專利質押融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