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起,新修訂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施行,其中將放寬對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掀起不小的波瀾——規定允許航空公司自行對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
雖然政策施行并不意味著乘客馬上就能在機上自由使用手機、電腦,但是從國內航司及互聯網企業已經著手空中WiFi就能看出,未來在國內航班自由使用電子設備并連接互聯網的期待有望實現。
機艙信息孤島終將打破
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國內的空中機艙卻是“信息孤島”。即使是同樣飛機機型,一些國外航班允許乘客在飛行模式下使用手機、電腦等,但是在國內航班卻禁止電子設備開機。
關于電子設備是否會影響飛機航行安全的話題一直被探討,在全球范圍內開始解除機上使用電子設備的禁令也是從2013年才逐步開始的。我國民航部門為保障飛行安全,有違反“手機禁令”者將被列為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擾行為。乘客在機上的娛樂活動只局限在觀看機上提供的電視或閱讀等。
而《規則》的開放無疑是國內航班解除“手機禁令”的一束曙光。
互聯網企業布局空中WiFi
根據中國民航網的調查,在我國,超過73%的旅客其旅途行為第一意愿是上網;超過70%的旅客愿意付費享受空中WiFi服務。雖然到目前為止,國內航班的機上還禁止使用電子設備,但是航企建設空中WiFi幾年前就開始了,目前包括國航、南航、東航、海航等在內的幾家航司已經有部分機型開通機上WiFi,去年,南航還首次就客艙WiFi項目公開招標。
尤其是不少互聯網企業近幾年就與航司合作,布局機上WiFi。如國航和京東早在2015年就達成了合作,共同推出全球首架互聯網航班眾籌項目,乘客在高空中也能上網網購;今年3月28日,WiFi萬能鑰匙運營公司連尚網絡宣布戰略投資航空WiFi服務提供商世紀空聯等。但是目前很多國內航企的空中WiFi僅限于局域網,想要真正實現互聯網的成本巨大,技術限制也很多,空中自由互聯的時代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北京晨報記者 張曉莉 胡靜雨
?
?
相關鏈接:
WiFi爆安全漏洞?網絡安全不能再靠“打補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