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新一輪校園招聘會出現在省內各大高校中,各家企業的校園宣講會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上陣,只為占據先機,提早預簽優秀應屆畢業生。
記者走訪發現,一邊是火熱的招聘現場,一邊是求職千頭萬緒理不清的畢業生。面對秋招黃金期,畢業生們怎么做,才能贏在起跑線呢?
現場 宣講會輪番上陣,正值求職黃金期
10月,校園招聘進入高峰期,企業紛紛走進高校,伸出橄欖枝吸納人才。記者在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黃河科技學院等多家高校就業信息網上看到,每周都有少則十幾場、多則幾十場的校園宣講會。以河南大學為例,進入10月下旬以來,每天的招聘宣講會少則6場,多則10場。
“目前已經進入校園招聘的旺季。雖然春季也有一部分校園招聘,但相對于秋招來說,數量偏少。”鄭州某高校就業指導教師王杰告訴記者,這半個月,來校招聘發布的職位就有上千個,正是找工作的好時候。“雖然來年春天還有機會,但還是要把握好秋招,通過多種渠道掌握求職信息,主動尋求更多就業機會。”
他表示,趕早不趕晚,如果畢業生在秋招找到理想的工作,后半學期就可以用來充分準備畢業論文,或者提前進入實習階段,盡早與崗位接軌。
求助 同樣的簡歷,為何有人歡喜有人憂
一邊是熱鬧的招聘會,一邊是迷茫的畢業生。投的是同樣的簡歷,為何有人收到聘用通知書,有人被拒之門外?
鄭州某高校大四畢業生周思宇告訴記者,同專業已經有不少同學找到了工作,或者進入了復試,但自己的簡歷卻石沉大海,一點音信都沒有,因此,他有些著急。
“來的企業挺多,我也投了很多簡歷,只收到了一個通知,復試還失敗了。我懷疑用人單位是不是收到了我的簡歷。”周思宇說,“我的簡歷并不差,曾獲得一等獎學金,我還是校團委的助理,自我感覺挺有優勢的,誰知道會是這樣哩。”
和周思宇相似,不少畢業生都表示,相比投出的簡歷杳無音信,最讓人苦惱的是不知道原因。“和舍友一起投的簡歷,為什么她成功了?我到底輸在哪里?找不到原因,連改都沒法改。”
分析 幾個高招,助你抓住秋招黃金期
高招①:核心內容區別對待
“區別對待指的是兩個方面,聽宣講會和寫簡歷。”國家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彭程說,招聘旺季宣講會很密集,如果逢場必趕,最終可能筋疲力盡。
彭程建議,在選擇宣講會之前,要對自身有個初步了解: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再根據個人的專業和興趣等,來確定從業方向,進而選擇合適的宣講會。他表示,如果實在沖突,建議優先選擇能夠現場投遞簡歷的宣講會。必要的時候和同學分工合作,分頭去聽共享信息。
對待簡歷也是一樣,不要用一份簡歷遍投各種崗位。“每個崗位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簡歷中,選擇個人和崗位契合度最高的優點依次列出,更能凸顯優勢。”彭程建議,在適當的位置加入心儀企業LOGO,可以體現你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求職的誠意。
高招②:一張得體的證件照
“人和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建立于容貌,一張得體的簡歷照片,能夠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彭程表示。
對于簡歷是否需要照片,彭程的回答是“需要”。“招聘旺季,招聘人員工作量大,一天可能翻閱上百份簡歷。所以,一張醒目的照片,可以幫你在成堆簡歷中吸引眼球。”彭程說,但這并不意味著什么照片都可以,如果是大頭貼或者寫真,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他建議,現在很多照相館都推出“最美證件照”,求職畢業生們不妨提前做好準備。“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照片一定要有精神,修片也要適度。”
高招③:能力用數字來證明
彭程說,簡歷的作用就是推銷自己,讓招聘人員有錄用你的理由,這個理由很大程度上來自你展現的個人能力。
“怎么樣才能很好地展示能力?當然是用數字來證明。”彭程解釋說,文字敘述的內容不夠清晰明顯時,數字往往是最好的搭檔,它能夠將你的能力量化,從而給招聘人員留下深刻印象。
他建議,求職大學生了解招聘STAR法則,此法則包含四個方面,Situation代表情境,即事情發生時的情況,Task代表任務,即如何明確任務的,Action代表行動,即針對情況,你采用了什么方式解決,Result代表結果,即你學習到了什么。“根據這一法則,來修改簡歷,突出能力。”
高招④:簡歷“做減法”更出色
“‘斷舍離’這樣的概念大家不陌生,簡歷也同樣需要。”彭程說,不少畢業生為了全方位展示自己,就把個人的學習和實踐經歷統統標注。他建議,給簡歷做減法,刪掉與本次求職無關的內容,突出重點。
“相比厚實的簡歷,招聘人員更喜歡簡單的,‘簡單’的要求并不低,清晰、一目了然,能讓人一下捕捉到重點。”他表示,簡歷最好控制在兩頁以內,如需封面,就簡潔大方地在封面上標明核心信息,比如應聘職位、姓名、聯系方式等。
高招⑤:面試切忌夸夸其談
求職過程繁復,簡歷只能幫你打通第一關,重要的面試關還是要靠自己。
“基本要求不必多說,不要遲到,不要拖沓,邏輯清晰,不要緊張。”彭程說。
面對面試官,該不該問問題?答案是一定要問,但絕不可隨便提問。“面試的最后大多是面試官讓你提問,而不少大學生忽視這一細節,選擇放棄提問。”彭程說,面試官提問的本意是想通過問題了解你的訴求和認知狀態,比如你對這個崗位的興趣點在哪里,你是不是一個有想法的人等,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提前琢磨。
“薪水問題,可以問,但不要一直問,而且最好在雙方確立意向之后再問。”最后,彭程還提醒大學生求職者,面試時一定不要夸夸其談。“當你過分夸大你的言辭時,言多必失,露出很多破綻,一旦面試官提問,你就得拆了東墻補西墻,自暴弱點。所以,最好的狀態是自然,讓人信服。”
建議 日常做好準備,踢好臨門一腳
重視職業發展規劃
為了踢好臨門一腳,彭程表示,求職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
“首先必須重視職業發展規劃,理想的狀態是大學生入校就應該明確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而現實是不少大學生直到畢業都是迷茫的。”彭程說,在現階段,雖然學校將職業發展規劃教育提上課程,但不少學生并沒有重視,缺乏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基本處于一個
不斷改變的狀態。“直到畢業前,不少學生都會在考研、考公、就業之間糾結,這時候一定要盡量減短對比時間,以免錯失最佳時機。如果有可能,推薦先就業再擇業。”
重視發展“一專多能”
想要脫穎而出,靠什么?彭程說,靠的就是你的長處。
“現階段,企業更喜歡一專多能的人才,什么都會、什么都不精反而不受歡迎。”他進一步解釋說,一專指為自己培養一項專長,也就是個人突出的才干;“多能”指盡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這樣的就業形勢,也對大學生成長提出要求。在日常學習和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進而著重培養,發展成為特長。”
他還說,單打獨斗不如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中,個人的優勢就變得非常明顯。“你會的別人也會,你就不是必要的那一個;大家都會的,你特別精通,你就贏了。”
此外,他特別提醒,即便有再大的本領,都要提升個人基本素質,尤其應避免“性情大于才情”。“能力確實重要,但個人素養和性情人格更為重要。”
?
?
相關鏈接:
白領求職調查報告:全國平均招聘薪酬7599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