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中小學必修課。
對于綜合實踐課,很多人都不陌生。事實上,它從2001年就已與學生見面,十多年來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與此同時,問題也不少——有的把它僅僅作為學科課程的簡單補充;有的相對“快餐化”,學生活動多但收獲少;還有的重結果、輕過程,把探究、制作、體驗等變成了“家長作業”……?
問題出在哪?一方面在于規范。目前一些學校對這門課的課程性質、形態等缺乏準確的理解,在實踐中重視不夠或比較隨意。對此《綱要》對課程目標、內容、組織設計、評價等予以了細致的規范和指導。而今后,讓課程發揮更大作用還需要政策助力,比如在中高考改革中進一步改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用好“指揮棒”,讓學校把這門課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于資源。綜合實踐課涉及多門學科,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老師要成為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要輔助學生在考察探究、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學習、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這對課程設計、師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讓《綱要》真正落地,既需要做好教師培訓,健全考核激勵,為教師提供專業支持;也要進一步加強校際之間、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資源共享,為課程提供更多資源、平臺,進一步強化育人效果,促進中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
?。ㄏ姆玻?/p>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