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志愿服務溫暖椰城
“電動車請靠里邊走,注意安全。”“您好,請做好店鋪門前三包。”“您好,這是義診,我幫您量下血壓吧。”……隨著海口志愿服務不斷深入,在海口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務組織作為社會組織的一份子,發揮其社會動員、社會教化、促進社會和諧和進步等作用。
2017年以來,海口志愿服務呈現制度化、專業化和多樣化的特點,便民、利民、互助等志愿服務的開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務組織,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海口實名注冊志愿者超過26萬人,占建成區常住人口的13%;各類注冊志愿服務團隊超過3203個,服務總時長超過713萬小時,志愿者年平均服務時長超過25小時。
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10月22日上午,白沙門公園廣場熱鬧非凡,精彩的非洲鼓《小寶貝》、新疆舞《麥西萊甫》等展演贏得市民的陣陣掌聲。除了精彩的表演外,現場還有200名志愿者為市民提供書法繪畫、法律咨詢、保健按摩、環保宣傳、手工制作、體檢義診、健身指導、理發造型、急救培訓等志愿服務,引得市民駐足觀看、參與。
“我是在其他志愿者的感染下參與志愿活動的,我很享受這種感覺。”白沙門公園的工作人員商海燕也是美蘭區的一位志愿者,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活動。“下一次再到海口,我也會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為有需要的人們貢獻自己的力量。”候鳥老人魏民說,這些志愿者、志愿服務活動深深感染了她。
近年來,志愿服務在海口市蓬勃發展,各志愿服務組織以空巢老人、殘疾人、農民工、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為重點,組織策劃了“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等系列志愿主題活動。同時,我市深入推進“鄰里守望,社會關愛”、“脫貧攻堅”、“我們的傳統節日”、“黨員進社區,認領微心愿”、“文明交通勸導”、“綠水青山,志愿同行”、“關愛自然”等志愿服務活動,讓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溫暖,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加入志愿服務組織,人與人之間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
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
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海口先后出臺了《海口市關于深入開展全民公益日的決定》《海口市志愿服務培訓規劃(2017-2020)》《海口市志愿者星級評定與激勵回饋暫行辦法》,完善了《海口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章程》《海口市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同時,設立“雙創”專項獎勵基金和志愿服務基金,從組織建設、人員管理、工作紀律、資源統籌、經費保障等方面作出規范要求,推動了志愿服務的制度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益,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環境,海口市以創新“五個一”工作機制為抓手,創造性地提出并全面實施了志愿服務的“五個一”模式:成立一個工作機構,在海南省率先成立市級全民公益辦公室;出臺一部重要法規,《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深入開展全民公益活動的決定》,將每年3月第一個星期日定為“海口市全民公益日”;組織一個社團,在海南省率先組建市級志愿服務聯合會,其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打造“公益海口”網絡服務平臺,在海南省率先探索“互聯網+志愿服務”模式;實施“文明生態”、“公益假期”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記者 孫衍玲
(海口網11月2日訊)
?
相關鏈接:
提高生態文明意識 環保主題志愿活動走進海口濱海新村社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