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2日電(記者趙久龍)記者近日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到“十三五”末,江蘇將選拔培養鄉土人才“三帶”名人500名左右、“三帶”能手1000名左右、“三帶”新秀3000名左右,三年培訓各類鄉土人才400萬人。
木雕、核雕、彩扎、剪紙、泥塑、農民畫、木工、瓦工、縫紉、美發、美容、金銀細作、紫砂陶制作……鄉土人才,主要是指農民企業家、回鄉的大中專畢業生、農村種植高手、養殖能人和能工巧匠等。他們常年活躍在生產一線,對鄉土滿懷深情,是“帶動一方百姓,富裕一鄉農村”的“領頭雁”,是發展草根經濟的“金種子”。
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表示:“鄉土人才身居農村,出于田地,手拿絕活。我們既要有站在學術前沿、掌握關鍵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標志性領軍型人才,也要有掌握絕技絕活的能工巧匠、擁有獨門手藝的鄉土人才。應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擦亮鄉土人才‘金字招牌’。”
“江蘇將編制全省民間技能人才目錄,制定符合鄉土人才特點的技能等級評價制度,每兩年評選省級拔尖鄉土人才100名,鼓勵市(縣、區)建立優秀鄉土人才津貼制度,支持鄉土人才牽頭成立各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培育一批人才集聚、產業集群的特色小鎮,讓鄉土人才‘香’起來。”朱從明說。
相關鏈接:
武耀廷: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培養一流人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