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公共圖書館法草案二審稿
高校圖書館應否向社會免費開放看法不一
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公共圖書館法草案二審稿。二審稿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以及其他類型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開放。”分組審議中,這一條款成為多位常委會委員的熱議焦點。
究竟高校圖書館等專業圖書館應不應該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如何開放?常委會委員們的看法并不一致。
贊成:高校圖書館資源不能浪費
審議中,一些常委會委員認為應更好地發揮現有圖書館資源效能,進一步擴大現有圖書館的開放度,特別是一些專業性的,比如學校的、研究機構的圖書館可以進一步開放。
鄭功成委員說:“政府投入的圖書館不只是文化部門主管的圖書館,公立大學圖書館也是政府投入的。現在大學的圖書館比文化部門管的圖書館的規模還要大,但按照現行草案來說,它們都不是公共圖書館,很多大學幾百萬冊、上千萬冊藏書都是不對外提供服務的。”他建議將政府投入的大學圖書館也納入本法,然后分一個層次加以規定,以促使政府投入的各種圖書館館盡其用,既方便公眾,也減少浪費。
郎勝委員建議在本法總則中增加開放共享方面的內容,使它成為公共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管理方面的原則。“搞好資源共享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盡管很多地方的圖書館做了努力,但是我認為這方面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我們國家級圖書館、省級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很多,能不能和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的圖書館、閱覽室做到資源共享,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學校圖書館作為一個巨大的圖書資料庫,應該承擔一部分社會對圖書資源需求的功能,向社會提供一部分服務,來滿足社會的需要,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浪費。”閆小培委員舉例說,深圳在十年前從資源共享的角度做過探索,即政府投入建科技圖書館時,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加掛“深圳圖書館”的牌子,圖書資料的配備上也考慮了一部分社會需求。
龍莊偉委員說,按照目前全國的行政區劃,全國一共有2852個縣級單位,姑且說每個縣都有圖書館,但有的縣的圖書館連一個中學的圖書館規模都達不到,全國目前2914所高校的圖書館比2852個縣級圖書館的資源要大得多。立法不能說文化部管的叫公共圖書館,教育部管的2900多所就不叫公共圖書館。
“我們到一些學校去看,很多圖書館的書也不少,但是師生借閱的比重還是比較低,很多圖書被束之高閣。”吳恒委員認為,鼓勵學校、科研單位的圖書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將為社會力量興辦公共圖書館提供便利,這對于進一步繁榮圖書館事業、活躍全社會的文化活動很有價值。
反對:免費向社會開放還應慎重
分組審議中,也有部分常委會委員對此持謹慎態度,認為高校圖書館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問題還要慎重,可以嘗試對外提供數字服務等。
“現在的在校大學生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幾乎都在圖書館,為了占位子排長隊的情況非常普遍。向社會開放以后,這塊的管理怎么辦?而且高校的安全問題是特別讓人頭疼的,如果和一般的公共圖書館一樣對待,一旦發生了安全事故誰來擔責?”王明雯委員認為,開放高校圖書館的立法初衷是好的,導向也是對的,但如果寫進法條中,還要斟酌如何寫得更加妥當,建議只是明確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應當向社會開放。
黃小晶委員也主張要慎重對待,建議試點“互聯網+各地圖書館”形式,把全國所有的圖書館用數字化的形式聯網起來,查詢到所有高校的圖書館。
李連寧委員則建議草案中增加“國家采取措施推動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科研圖書館交流合作”的內容。他認為,學校等專業圖書館對社會公眾開放也要考慮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在開放時間、開放方式上從實際出發作出一些規范。(記者朱寧寧)
?
?
相關鏈接:
圖書館進醫院是多贏之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