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為提示車輛并兼顧通行效率 海口設禮讓行人路標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1-03 10:48

      如何從人車避讓變成人車禮讓

      斑馬線城市文明水平線

    海口開展禮讓斑馬線宣傳活動,勸導市民文明出行。 (海口交警供圖)

      近日,在海口舉行的“禮讓斑馬線·為你點贊”直播中,一幅畫面溫暖了整個椰城。斑馬線上,一位老大爺腿腳不便,走得很緩慢,看到其他行人都走過去了,老大爺的腳步遲疑起來。這時,司機劉師傅將手伸出車窗,微笑著示意老大爺先通行。“這是我們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榜樣”“期待禮讓斑馬線成為城市的常態……”3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近15萬名網友觀看留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

      作為展現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交通文明成為許多人對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第一印象。本文僅以禮讓斑馬線為一個剖面,試圖解析一座城市如何通過法規、技術、觀念等方面的更新,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1

      九成事故源于不避讓行人

      對于一年多前在海口市坡巷路人行橫道上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附近居民符先生仍然記憶猶新。

      2016年8月10日,司機何某駕駛小轎車經過坡巷路人行橫道時,行人鐘某以及李某菊、徐某各駕駛電動自行車也通過這里,由于何某未減速停車讓行,導致轎車碰撞到鐘某、李某菊、徐某,當場造成三人受傷、三車損壞的交通事故。后來,鐘某經醫院搶救無效,不幸于當日死亡。

      “一年多前在這里發生的血淋淋的事故,讓我至今經過這里時都異常小心。”符先生說。

      據海口市交警部門統計,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海口市區道路斑馬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共27起,受傷25人、死亡3人。

      斑馬線,本是行人的生命保障線、司機的安全警示線。為什么在這條“保障線”和“警示線”上,仍不時出現險情呢?

      “對于發生在斑馬線上的事故,主要是交通參與者法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法律法規通行所導致。”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新聞發言人周平虎介紹,一是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未按規定讓行,另一個是行人闖紅燈。從統計情況看,機動車未按規定避讓行人導致的事故占90%。

      2

      “車不讓人”違法第一單

      海口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面對斑馬線上的事故九成是由機動車未按規定避讓行人導致的這一現實,該如何破題?

      “斑馬線沒有監控也沒有燈控,別的司機都不避讓,我也就跟著過去了。”與市民周先生有同樣心態的司機不在少數。

      “正是因為海口城區大部分的人行橫道上沒有監控,司機才會放縱自己不避讓行人的行為。”海口交警劉警官表示,對于不避讓行人的司機,要加大處罰力度。

      但是,這個處罰的標準該如何拿捏?目前,在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只有第47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對于在什么情況下可依法處罰,又該如何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并沒有詳細說明。

      如何把法律依據,變為切實可行的執法標準?

      2016年3月,根據城市交通的實際情況,海口公安交警進行了大量調研。“我們進行了技術研發,采用國內主流的700萬像素攝像機,利用視頻檢測和分析技術,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違法行為進行全過程記錄和抓拍,最終形成符合標準的非現場執法依據。”海口市交警支隊科技科科長陳冬介紹,為了更準確認定斑馬線前不避讓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也讓違法司機信服,海口交警還結合實際情況認定了三種違法情形:即行人已進入人行橫道,機動車未停車避讓;行人與機動車同時通行,可能引發沖突的;機動車行駛的車道,與行人走的車道相鄰的。另外,還確定了不認定違法的五種情形。

      為提示車輛并兼顧通行效率,海口還在距離斑馬線50米的地方設有“禮讓行人”的路標,在距斑馬線10米之內的路面印有黃色禁線,在斑馬線兩端及中間隔離綠化帶部分都設有明顯的禁線標識。

      2016年8月15日,電子抓拍系統啟動當天,海口交警開出第一張“車不讓人”罰單,車牌號為瓊ADY3××的黑色小轎車因在斑馬線前未避讓行人,被罰款100元,記3分。

      “自從有了電子監控,我過馬路的時候,那些車都會主動停下來,感覺司機都很文明,自己也更安全,特別享受車輛給我們行人讓路的感覺,非常好!”市民李女士說。

      據了解,海口目前已建成并投用14套斑馬線電子抓拍系統,從2016年8月至今年10月,已抓拍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行為15123起。今年前10月,因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禮讓造成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8.49%,受傷人數同比下降58.65%,死亡人數同比下降50%。

      3

      讓“車讓人”與“人讓車”統一

      交通文明一頭連著車輛,一頭連著行人。禮讓不僅是一種法律約束,更是一種價值導向。作為城市交通的參與者,車要讓人,人也須讓車。

      近日,記者來到海口海墾路與三葉西路十字路口,5分鐘內有10多位行人在不同方向的4條斑馬線上闖紅燈,有些司機不得不采取緊急剎車。“這里原來是沒有紅綠燈的,現在設置了紅綠燈,非常不習慣。”一位闖紅燈的中年男子稱。

      就像行人通過斑馬線時,都希望車輛能夠慢一些、等一等,車輛行經斑馬線時,也希望行人能夠遵守交通規則。“雖然法律賦予行人在斑馬線上擁有優先通過權,但這并不表明行人就可以闖紅燈。我們司機不避讓行人會被抓拍罰款,那行人闖紅燈為什么不處罰?”一位司機坦言。

      記者從海口市交警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紅綠燈338個,而交警僅有481人。“行人臉上沒有‘車牌號’,非現場執法取證很難,在幾百條街道都安排交警現場執法,顯然不太現實。”一位在路面執勤的交警道出了無奈。

      為了助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啟動斑馬線電子抓拍系統一年后,針對行人闖紅燈的執法難題,海口又進行了新的嘗試。今年8月2日,海口正式啟用“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

      陳冬介紹,“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快速搜索到違法者的個人信息,并顯示在街邊的電子顯示屏上。此舉不僅有效解決了以往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行為取證難、管理難、處罰難的問題,也有效震懾和遏制了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行為。“我們希望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從根本上培養起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讓大家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據了解,8月2日至9月12日,海口已啟用的兩套“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抓拍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4868起,9月13日至10月12日,抓拍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2512起,下降趨勢明顯。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行人闖紅燈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據悉,海口交警部門還將利用全市300多個交通監控攝像頭采取人工抓拍的方式,在燈控路口抓拍行人及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

      4

      如何讓法律約束變成行為自覺

      “您好,感謝您在斑馬線禮讓行人,為您點贊!”9月13日下午,在海口龍華路椰樹集團門前人行橫道邊,一名交通志愿者將手中“為你禮讓點贊”的標語牌舉到一輛小轎車前,向司機表示敬意。面對突如其來的贊美,這位司機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臉上露出了笑容。

      為助推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海口從8月份開始在全市開展“禮讓斑馬線·為你點贊”活動,并進行現場網絡直播。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我們司機本來就應該遵守的,看到大家為我們點贊,心里感覺很溫暖。”海口出租車司機符師傅表示,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司機的行為可以說是城市文明流動的窗口,隨處可見,所以更要做到交通文明。

      70歲的陳阿婆通過斑馬線時,向禮讓的司機伸出了大拇指。“司機禮讓,是對我們行人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這種相互尊重會讓斑馬線更安全。”陳阿婆說。

      “為了讓‘避讓’斑馬線變成‘禮讓’斑馬線,我們設置了一套文明互讓語言,行人在進入沒有燈控的斑馬線前,可通過向前豎起大拇指告訴往來司機自己要進入斑馬線,而司機看到這個動作后,可把手伸出車窗外示意行人先通行。”在活動現場,海口市交警支隊法宣科科長林明智表示,通過設置文明互讓語言,讓禮讓斑馬線真正變成了一種文明互動,從而促進交通文明。

      9月12日,海口21名退休干部加入交通管理監督員隊伍,走上街頭勸導文明禮讓。“我們都是退休干部,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責無旁貸,禮讓斑馬線應該從每個人做起,相信我們海口的交通會更順暢、城市會更文明更美麗。”65歲的退休干部林阿姨說。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文明交通的宣傳和踐行中來。

      2016年8月,海口市委宣傳部、海口市文明辦向廣大駕駛員發出“文明禮讓,讓愛先行”倡議書。

      2016年9月,海口公交公司出臺規定,要求公交車司機禮讓行人,否則會被扣掉當月的安全獎。

      從2016年8月至今,海口市文明辦協同海口交警、交通局、團市委、教育局、公交車公司、出租車公司等相關單位,持續開展“爭創文明城市,禮讓斑馬線”文明出行宣傳活動。學生、司機、志愿者積極參與,大家走上街頭散發宣傳單,勸導禮讓行人。

      為發動市民參與文明出行活動,從去年開始至今,海口交警開展“隨手拍,舉報交通違法有獎”活動,收到舉報并采納155125條線索。同時,通過媒體及網絡平臺對不禮讓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駕駛員及車牌號進行曝光。截至目前,共曝光642名不禮讓行人的駕駛員。

      從市民舉報“隨手拍”,到媒體曝光“上黑榜”,對不禮讓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起到了震懾及教育作用。

      據統計,海口電子抓拍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為,已經從今年3月的1070起,下降到10月的521起,降幅近五成。

      利用高科技手段創新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水平,啟動電子抓拍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全民宣傳動員,提倡守法文明出行……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程中,海口陸續出臺整治措施,通過一年多的交通綜合治理,實現了從“避讓”斑馬線的法律遵守到“禮讓”斑馬線的文明出行的可喜變化。

      5

      提升城市文明還有更多落實落細空間

      不可否認的是,文明交通無法一蹴而就,需要人們意識的逐漸提高,以及管理手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10月31日,在南海大道一處沒有安裝電子抓拍系統的斑馬線旁,市民黃女士對記者說,她的小孩上學、放學都要經過這條斑馬線,不時還是會碰到有些司機從斑馬線上呼嘯而過。她希望海口能夠在更多的斑馬線上安裝電子抓拍系統。

      據統計,海口城區有1815條斑馬線,其中安裝監控設備的僅有400多條。完善所有道路的監控設備,仍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會毫不動搖地堅持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整治,就像整治酒駕一樣,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李輝表示,交警部門將不斷完善立體化行人過街設施,改善行人等候區的遮陽遮雨條件,優化信號燈配時。同時,大力推廣使用諸如高清抓拍和人臉識別等科技手段,運用特區立法權,加大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及行人或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引導市民提高禮讓斑馬線的意識,努力促進城市交通文明。

      海南省公共關系協會執行會長代紅認為,管好斑馬線,要把整治與社會共治結合起來,需要綜合施策、系統治理,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及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禮讓勸導活動,引導和培養全社會的規則意識、交通文明意識,帶動全社會文明禮讓斑馬線氛圍形成,讓禮讓行人成為更多駕駛人的自覺習慣。

      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是考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文明過馬路,更體現社會文明和諧。海口市文明辦專職副主任林興民表示,目前,海口齊心協力打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離不開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及努力,禮讓斑馬線,讓出的不僅是安全,更是一種關愛和溫暖,更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我們每個市民的交通文明行為都是城市一道溫暖的風景線。

      “無論是駕駛員道德的養成,還是整個社會觀念水準的提升,既需要向善向上的標桿的熏陶與感染,也有賴于相關制度和法規的引導。”海南省律師協會會長廖暉認為,隨著機動車數量的逐年增多,培育汽車文明至關重要,制定明確的禮讓規則和操作方法,加強駕校培訓中禮讓意識的培養等等,都還有落實、落細的空間。我們期待禮讓斑馬線成為海南每座城市的常態,文明交通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

    相關鏈接:

    雨中最暖“路標” 讓椰城更有“溫度”
    文明禮讓斑馬線 漸成海口靚麗的城市風景
    新增6套設備 海口抓拍機動車亂用遠光燈和不禮讓行人
    相遇變成禮遇 海口"文明禮讓 讓愛先行"倡議書發布

    ?

    相關鏈接:
    雨中最暖“路標” 讓椰城更有“溫度”
    相遇變成禮遇 海口"文明禮讓 讓愛先行"倡議書發布
    新增6套設備 海口抓拍機動車亂用遠光燈和不禮讓行人
    文明禮讓斑馬線 漸成海口靚麗的城市風景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良子]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